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关灯
护眼
字体:
三三七 宁国府穷途末日?(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封侯拜相,指日可待!


“杀,但凡鞑子,男女老幼一个不留!”


根本没有掩藏身形的必要,大军长驱直入,留守的鞑子几乎蒙圈了,前面自己的大军还在攻城略地,打的大夏节节败退毫无还手之力,这里如何来了大夏军队?


还没等想明白怎么回事,几百鞑子已经被如潮水般的大夏军淹没了。


大夏打这种以多打少的顺风仗一向是所向披靡,天下无敌。


攻下榆林之后的王子腾并没有丝毫松懈,命大军积极囤积物资,加固城池,严防死守。


此时正是数九寒天,冰冻三尺,王子腾甚至命军士水浇城门,整个榆林城门城墙都成了一座坚固光滑的冰疙瘩。


“诸位,现在大雪封路,鞑子又没有了补给,正是天赐良机,只要我们坚守一个月……不半个月足矣将十五万鞑子全部冻死饿死在城下!”


……


平阳。


“哈哈哈……”


“王大人真乃神人也!”


大皇子满脸都是止不住的兴奋。


成了!


这下太子之位岂不是稳了?


“恭喜王爷,贺喜王爷!”


众人都忍不住恭喜起来。


“马上把捷报送往京都!”大皇子大手一挥说道。


“还有,王大人的功绩要格外说一说。”说完,大皇子又补充了一句。


王子腾这样的将才,他一定要收为己用。


“是!”


文吏赶紧答应着。


“王爷,现在鞑子被困榆林城下,正是士气低落之时,咱们要不要来个四面合围,一鼓作气将鞑子十五万大军歼灭?”


谋士李的话让众人心动不已,这可是足矣名传千古丰功伟绩,总不能让王子腾一个新来的武夫独享了吧?


他们这些老人不得吃点肉?


“李军师所言甚是,正所谓夜长梦多,万一王大人撑不住,榆林城破可就是功亏一篑了,咱们应该早做准备!”


“不错,即便不跟鞑子决战,也要在鞑子攻城时从后方不停的骚扰,让鞑子无法全力攻城。”


几个谋士你一言我一语,大皇子也是从善如流,很快接纳了众人的意见。


“平阳的守军不动,把在西安驻守的十万湘军分出五万,前往榆林支援吧。”大皇子犹豫了一会儿,说道。


众人忙道:“殿下英明。”


此举既能保证平阳,西安的安全,又能支援了榆林,可谓老成持重之举。


看来大皇子经过这一系列的事情,也渐渐的成长起来了,能独当一面了,将来必定是一位明君啊!


……


京都,南安王府。


“侄儿拜见世叔。”


北静王见了南安郡王之后规规矩矩的行了一个晚辈礼。


“贤侄快快免礼。”


南安郡王忙扶着北静王,笑道:“当年我跟你父亲相交莫逆,那时候你才是个五六岁的孩子,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你已经青出于蓝,想来你老子九泉之下也瞑目了!”


北静王先是谦虚的笑了笑,又低头道:“父王之仇一日未报,我心中一日那难安。”


“哎!”


南安郡王拍了拍北静王的肩膀,叹道:“孩子,你的执念太深了,有的仇恨放开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北静王咬牙道:“其实我也想放开,可是他们不放过我!”


“世叔,您不觉得沐风,沐远兄弟出事都很蹊跷吗?定是那人幕后动的手脚啊!”


“贤侄,没有证据不要乱说!”南安郡王面色严肃的说道。


北静王正色道:“正是因为没有证据,侄儿才深信不疑是他们做的,别人,没人这个能力的!”


“咱们忍下去,迟早会被各个击破的,东平郡王,西宁郡王两家早已没落,咱们两家若再不行动,迟早也会……烟消云散!”


南安郡王想到了自己的两个儿子,想到自己年过半百,居然绝了后,想到……


“此事还要从长计议才行。”


……


大明宫养心殿。


安平帝最近很高兴。


商税改革极大的促进了江南税收,今年一年比去年多了三百万两白银入库,另外盐税的改革效果也很显著,今年多了五百万两,其余蜂窝煤属于内帑的私产,今年在全国销售格外顺畅,竟然有四百万两白银的利润……当初太上皇答应这里面有宁国府十分之一的红利,安平帝也爽快的命人送去了。


钱有了。


西北那边鞑子被困于榆林城下,天寒地冻没有补给,迟早是要全军覆没。


如此丰功伟绩,当得起一代明君了。


眼下诸事妥当,安平帝就准备搞点事情,正犹豫用什么借口呢,忽然收到密信……贾府在台州养私兵,图谋不轨!


其实这件事他早有预料。


贾敬这几年一直心心念念往南洋发展,跟西洋人做买卖,赚的盆满钵满,有私兵不足为奇。


现在有了证据,当然不客气啦,抄了贾府,最少能抄几百万出来,过个肥年不成问题。


“来人,宣锦衣卫指挥赵全!”


不多时,赵全就急急忙忙的进来了。


“臣参见皇上。”


“平身。”


安平帝没有多说话,直接把手里的本子递给赵全:“你先看看这个。”


赵全忙小心翼翼的接过,一目十行的看了一遍,心里震惊不已。


安平帝这是要动贾府了!


“皇上,马上派锦衣卫去台州核实情况!”


“不急。”


安平帝摆了摆手:“台州岛朕已经派人去了,你不用管那边,现在你秘密搜集与贾府有牵连的官员,查一查他们!”


第一步,剪除羽翼。


赵全精神一阵。


“臣遵旨!”


……


安平帝的行动是那样的雷厉风行。


几天的时间,跟贾府有牵连的官员下狱的下狱,罢官的罢官,被贬的被贬……最惨的是史家,有传闻史鼐叛国投降鞑子,因此史家被抄家,全家发配琼州。


贾母听闻消息后,直接晕倒,老半天才缓过气来。


刚缓过来,忽然听闻贾赦在外面醉酒强抢民女,被锦衣卫当场抓了。


“造孽啊!”


“都是东府造的孽!”


“现在连累家族……呜呜!”


“我,我要去金陵养老!”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