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从截胡华兰开始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章 朝廷动向、科考结束(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来大周适合养战马的地方就不多,战马产出受限,每年都需要从西夏高价购买战马。


若是这下灵州也没了,那大周雄起的日子恐怕还得无限往后推延。


而杨文远的堂兄杨文彦,就是身处宁远侯顾偃开的帐下,在灵州驻防,相当于前头兵,后续还有更多的军队准备往灵州开赴。


因此,杨文远看着眼前的题目,心里的想法那是再清晰不过了。


杨文远一边写,一边心里升起些许怀疑。


莫非这就是皇帝之前答应的赏赐?


毕竟以杨文远的出身,只要平常多看些这方面的消息,就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其实这是杨文远想多了。


毕竟这又不是殿试,还不值得皇帝亲自制定题目。


之所以会出这些题卷。


其实是朝廷在释放出一种信号。


毕竟若是同西夏开战,肯定不能一蹴而就,所以朝廷才会在各方面释放出自己的态度。


说不定这些天朝廷的邸报里,关于西夏和灵州之间的各类信息也会逐渐增多,诸如西夏挑衅边境,不臣之心昭然若是之类的。


先同一大周内部声音,突出战争的正义性和必然性。


接下来大周“无奈防守反击”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纵使接下来的税收重一些,在国家大义面前,也不会激起太大的民愤。


杨文远洋洋洒洒写下答案。


又是三天两夜。


停笔,收卷。


第三场,诗赋。


杨文远:总算来到舒适区了!


科举考试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写出符合诗歌韵律和格律的作品,并不能像平时那般随意挥墨。



好熟悉的感觉……


命题作文?


考题是如今正是八月,请以八月作为开头,作诗赋,后边便是对于韵脚的要求。


杨文远思考许久,随即添墨,开始书写。


随着最后一笔落完,也宣告着本次秋闱正式结束。


尘封的贡院再次打开,一群精疲力尽的考生从狭窄的号舍内疯狂涌出,精神和身体的双重疲惫之下,全然没有了往日的文人风范。


杨文远走出大门,一眼就看到等候在不远处的杨宇卿和陈大娘子,杨如锦已经等在了马车里。


杨文远走上前,杨宇卿见杨文远精神不错,又看了看旁边齐衡那一脸浓浓的黑眼圈,一副碰一下就要栽倒的样子,不由点了点头。


“不错,看来你这武没有白练,挺精神的嘛!”


陈大娘子嗔怪了杨宇卿一眼,赶忙对旁边已然脸黑的平宁郡主报以歉意的眼神,随即催促道:


“走走走,先把文远送回家,让他早点用膳洗漱。”


上了马车,陈大娘子怜惜地看了杨文远一眼,略显心疼道:


“你看看,文远在贡院待了这么些天,都瘦了,一看就是没睡好。”


杨宇卿略微揉了揉自己的腰,再看了一眼杨文远。


贡院的号舍不是很闭塞吗?


这小子的精神怎么看起来比我还好?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