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2章 门神启动,送曹操块铁板!咱智取柴桑!如此机密,军师从何得来?(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霍峻,霍仲邈!”


萧方缓缓道出了那个名字。


这位在历史上,可是跟守陈仓的郝昭,并称为两大门神猛人。


当年老刘取益州,这位就靠八百人守葭萌关,硬生生守了近一年之久。


期间甚至还主动出击,大破益州军,拿到了斩首之功。


虽说刘璋比曹操菜了不少,但守葭萌关能守一年,守叶县打个对折,守半年总没问题吧。


萧方就不信,他曹操放着关中还未经略,放着袁术还活蹦乱跳不管,真能闲到半年啥都不做,就死磕叶县。


“备想起来了,先前拿下江陵时,军师就举荐过这个霍仲邈,还说此人善于守城!”


刘备先是眼前一亮,旋即又顾虑道:


“只是这霍仲邈,备记得不过二十出头,当真仅凭三千兵马,就能拖住曹操几万大军那么久?”


老刘对霍峻的能力还是有些存疑的。


萧方也不是随随便便就举荐霍峻。


毕竟历史上的霍峻,要在十年之后,才能一战成名,成就门神之名。


故而先前收取荆南四郡时,他特意叫老刘给了霍峻七百兵马,去收取武陵郡。


霍峻不负所望,顺利的接收了武陵郡不说,还以七百兵马守沅陵城,抵挡住了近万名五溪蛮的围攻,最后还夜袭敌营击破了五溪蛮兵。


事实证明,现下的霍峻,已经具备了门神的守城天赋。


所以萧方才会在这关键时刻,敢向老刘举荐重用他。


“年长未必不是庸才,年轻也未必就没有过人之能。”


“方比那霍峻,不也就年长几岁而已么?”


萧方淡淡一笑,以反问回应了老刘的担忧。


刘备一怔,旋即眼中疑云尽散,欣然道:


“军师言之有理,不光是军师,军师举荐的那些荆襄贤才,不皆是以年轻才俊居多么!”


“好,既是军师信这霍仲邈,备自然也信!”


当下,刘备便即刻拟定调令,命霍峻星夜兼程由武陵赶往叶县,接手叶县防务。


不过曹操毕竟不是刘璋,萧方虽然信任霍峻,却还是做了两手准备。


首先给魏延增兵五千,使宛城的守军数量增加到八千左右,以确保就算叶县出了意外,魏延也有足够兵力守住宛城,守到老刘率军回师。


除此之外,考虑到曹操麾下谋士如云,光靠魏延的勇力还不够,还需得派一个有份量的谋士,前去辅助魏延。


萧方便果断向老刘提议,令徐庶北上宛城,去为魏延出谋划策。


刘备对萧方自然是言听计从,所提建议全部采纳。


徐庶遂拜别而去,离开夏口,星夜兼程赶往叶县。


北面之事安排已毕,刘备便抓紧时间,休整将士,修缮战船,等着柴桑方面的消息。


数天后,身为卧底的陆逊,传来了第一手情报。


太史慈合五县之兵,北上进逼虎林,威胁切断长江航道。


韩当不敌,只能向孙策求助。


孙策无奈之下,不得不亲率一万五千余水军,离开柴桑往虎林对付太史慈。


临行之前,孙策令周瑜为都督,率一万五千余兵马,坐镇柴桑留守。


同时韩当则被从虎林调往柴桑,以副都督之职辅佐周瑜守城。


“军师的调虎离山之计成了!”


“子义出兵虎林,果然逼迫孙策亲自出马,还调走了柴桑半数兵马!”


刘备看着手中陆逊的密报,欣喜到拍案大赞。


萧方却云淡风轻,脸色并未有波澜,似乎对于这般结果,早就在意料之中。


“曹操大军已入许都,相信不出数日,必会大举南下兵围叶县。”


“虽有霍仲邈镇守叶县,我们也不能耽搁时间,如今既是孙策已被从柴桑调走,我们也该尽快挥师东进,趁虚拿下柴桑了!”


萧方羽扇向东面方向一指,眼神语气中,一抹杀意隐隐已现。


刘备当即下令,召集众将,共议攻取柴桑之事。


半个时辰后。


郡府内,众将齐集。


当刘备宣布要顺江东下,攻取柴桑之时,府堂内立时一片沸腾。


“请主公下令吧,末将愿率为前驱,一举为主公踏平柴桑!”


甘宁一跃而起,慨然请战。


张飞立时急了,跳将起来叫道:


“兴霸,这鄂山一战头功已是你的,咋攻取柴桑之功你还抢啊,你也太贪了吧。”


“兄长,这先锋说啥也得让俺做,伱放心吧,俺定把周瑜那厮砍了!”


二将争功。


诸将紧跟而起,纷纷是慷慨热血,争相请战。


府堂之内,充斥着志在必得的气息,仿佛拿下柴桑在诸将看来,已是易如反掌。


刘备看着颇有轻敌苗头的众将,不由一声轻叹。


这也难怪了,经历了鄂山一战的大胜,孙策在众将面前算是露了底裤。


众将的心态,也从曾经对小霸王威名的忌惮,演变成了现在了轻视。


更遑论眼下孙策已被调虎离山,柴桑只剩下个周瑜,众将更不会放在眼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