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3章 投降孙策?不得被满门屠光啊!照猫画虎之计,逆风翻盘在此一举!(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接着捋着细髯,淡淡笑道:


“承宗莫忧,越这里有一条计策,必能叫刘备不战自退!”


此言一出。


房中所有人皆精神大振。


“异…异度,你这是何等妙计,竟如此了得?”


黄祖声音略显激动,眼神惊奇之中,却又带着深深怀疑。


蒯越却不慌不忙,叫人拿来地图,铺展在了众人面前。


“水军本就是刘备软肋,哪怕他收编了部分江陵水军,其水军实力也要弱于承宗你的江夏水军。”


“何况他还抽调了部分水军,由夏水转入长江,那么其襄樊水军,必定实力削弱。”


“承宗何不以少许兵马,往长江上游拖住刘备主力,承宗你却率江夏水军主力,由汉水北上直扑樊城。”


“以承宗你的水战之能,击败留守的樊城水军,当不在话下,尔后便能截断汉水,一举拿下樊城,切断刘备南北联系!”


“介时刘备必军心大乱,必火速退兵北归,以增援襄阳,夺回樊城!”


“如此一来,夏口上游刘备的威胁便就此解除,承宗便可火速回师夏口,不给那小霸王可趁之机!”


蒯越指着地图,洋洋洒洒的为黄祖勾勒出一条计策。


黄祖盯着地图,眼眸中渐起喜色,大赞道:


“异度你这声东击西之计,确实是速退刘备的妙计!”


“此计若成,说不定还能一鼓作气,将襄阳也一并收复!”


“妙计,此当真乃一出妙计!”


黄祖拍着地图大赞。


蒯越捋着细髯,嘴角微微扬起几分笑意。


“父亲,蒯别驾此计,只怕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难题。”


“父亲以主力奔袭樊城,又如何以小股人马,挡住刘备四万余水陆大军的东进啊。”


黄射却泼了一瓢冷水。


黄祖身形一凛,脸上的兴奋霎时间熄灭大半。


未等他开口相问时。


蒯越似乎早有准备,笑眯眯的反问道:


“子锐啊,听闻你是向令尊献计,以铁锁横江之计,来阻挡孙策的江东水军。”


“既然如此,那咱们为何不能照猫画虎,也用同样的计策,来对付刘备呢?”


黄射一愣。


片刻后,蓦然间省悟过来,惊喜大叫:


“对啊,蒯别驾提醒的是啊!”


“咱们可用同样手段,于上游险要处设置三道铁锁,来拒住江面,不就能阻挡住刘备的水军东下了吗?”


“如此一来,只需数千精兵守住两岸旱营险隘,不就能挡住刘备四万余水陆大军了么?”


最后一块破绽,就此被补上。


黄祖脸上疑云尽散,哈哈大笑道:


“好好好,异度啊异度,你果然不愧是我荆州第一谋士!”


“吾实在是想不通,景升先公有你出谋划策,焉会屡战屡败给那刘备?”


“我实不相信,萧方那个乡野村夫,会是你蒯异度的对手!”


蒯越却只淡淡一笑,敬佩的目光转向黄射:


“承宗过奖了,其实我所以会想出此计,还得归功于子锐这铁锁横江之计。”


“子锐能想出这等天马行空的妙计,果真是虎父无犬子啊。”


蒯越不着痕迹几句夸奖,将黄祖父子二人一并吹捧。


黄祖面露得意,欣然道:


“好,射儿,你便统兵五千,于上游以铁锁横江之计,阻挡刘备东进。”


“为父亲率两万水军主力,北上汉水,奔袭樊城。”


“咱们就用异度之计,让那大耳贼见识一下我父子的手段!”


黄射欣然领命。


他几人谈笑风声,从头到尾都未征询过刘琮意见,仿佛将他这位荆州新主,视若透明一般。


刘琮咽了口唾沫,眼中闪过几分不悦,却不敢作声,只能暗自一声叹息。



江陵城南,长江北岸。


数以千计的刘军将士,已开始井然有序的登船。


攻陷江陵不到十日后,刘备便集结水陆大军,将要顺江东下,直奔夏口。


半数大军已登船,刘备却立马于岸边迟迟没有上船,目光却望着南岸方向。


“主公的万人敌虎将来了!”


萧方眼尖,指着江面笑道。


刘备翘首南望,果然见数十艘大小船只,从南岸方向而来。


战旗上,“黄”字旗帜若隐若隐。


刘备眼眸放亮,忙是翻身下马,几步来到了栈桥上。


不多时,船只陆陆续续靠岸。


黄承彦与一位须发半白老将,相携着下了战船,身后亲卫还搀扶着一位病殃殃的年轻公子。


“汉升,那便是玄德公!”


黄承彦看到了刘备,忙是笑着指着介绍说道。


那老将神色一振,脸上霎时间浮现受宠若惊之色。


于是忙整了整衣甲,上前一步,拱手一拜:


“老朽黄忠,未能及早来拜见主公,还请主公恕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