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明君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8章 方骖并路,纳新吐故(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虽说投献的人死了一了百了,铺子和田亩都是徐家的。


但百姓不也得了徐家的庇护,和半生的安宁吗?


若是真像海瑞说的那样,是与百姓争利,松江府的百姓,岂会趋之若鹜?


为什么不想想是不是伱朱家人大修宫殿,税收得太高了?


他徐家利国利民,反而会成了皇帝的眼中钉,难道中枢缺钱,就要这样劫掠百姓吗!?


岂有此理!


徐琨仍不能相信:“大人,会不会是您多虑了,毕竟只是十一岁的孩子……”


话未说话,徐阶一把将拐杖砸到他身上,吼道:“跪下!”


徐琨当即闭嘴,有些委屈地跪了下来。


徐阶苍老的声音,极其激烈:“教过你多少次!合作则料人从严,对峙则料敌从宽,你现在都四十了!还是这幅纨绔子弟的嘴脸,能不能涨涨记性!?”


“你把新报捡起来!好好看看小皇帝的善恶论!好好看看上面吹捧君臣相得的戏码!”


“再睁眼看看报上对贾待问的盖棺定论!”


“都明着告诉你,新报这是皇帝的口舌了,你还问哪有这样的十一岁?”


“是不是都觉得十一岁应该像你一样蠢笨?”


“你知不知道隔壁苏州府的申时行,十四中秀才,二十六中状元,如今三十七已经实为天官,眼看快入阁了!”


“皇帝要杀我!我快死了!你什么时候能成点器!”


徐琨被呵斥地抬不起头来。


一旁的兄长,连忙劝慰道:“父亲,当务之急,是要想好对策,您消消气。”


他背后打了个手势,让徐琨跪远点,别在跟前挨骂。


恰在此时,小儿子徐瑛火急火燎地闯了进来。


他无视了日常罚跪的二兄,开口道:“父亲,知府宋之韩又来了!”


徐阶此时脸上已经看不出什么表情了,他冷冷道:“这次又是什么招数?”


徐瑛连忙道:“此人拿着陛下、内阁、吏部、户部盖印的文书,要为定安伯赎买一万亩良田!”


徐璠的心底升起希望。


一万亩良田罢了,本来此前就划了两万亩给高拱,只是这厮没要。


眼下内阁竟然不是要他们全部归还,难道是选择息事宁人,大事化小了?


而且不但只要一万亩,还要出银子赎买,似乎也在释放善意……


想到这里,徐璠忍不住问道:“赎买?多少两银子?”


徐瑛如同便秘一样,涨红了脸:“六百九十八两二钱……四铜。”


话音刚落,他就看到自家兄长跟老父,不约而同地涨红脸,双双指节捏得发白。


徐瑛继续道:“还有,宋之韩以此作为名目,为防田亩纠葛不清,要先丈量咱们所有田亩。”


徐璠身为长子,不能坐视,猛然转身:“我出去会会他!”


府衙只是空架子,只有几十号人,但徐府的家人就不一样了,整个华亭县,大半都是徐府的家人。


一人一口唾沫,都能给人淹死。


他徐璠不是头铁,只不过是他想得很清楚……若是皇帝真要动他们,反而更应该显出自己的能耐,才能争取到割肉活命的机会。


不堪一击的肉猪,才是十死无生。


后世所谓的打出统战价值一说,这位徐家子在上次穆宗想对徐府动手时,就领悟出来了。


就在他挪步时,徐阶突然开口道:“站住!”


兄弟二人连忙停住脚步。


只听徐阶道:“你们不要出面。”


徐璠追问道:“父亲,怎么做?”


徐阶此时终于恢复了冷静,兵来将挡,哪怕皇帝要他死,也不可能引颈就戮。


他面色凝重:“高拱请了旨意,却不亲自来找麻烦,不像他的作风。”


“还是谨慎一点,不要起正面冲突,先让他们丈量。”


“府衙里面有我们的人,届时……”


他顿了顿,语气森冷道:“宋之韩为求政绩,抢夺田亩,不惜指挥差役,杀害无辜!”


说完这句,他缓缓起身。


示意二儿子站起身来。


吩咐道:“徐璠,把这事吩咐下去,来拖住高拱,我出去一趟!”


……


松江府府衙当中。


高拱坐在主位,朱希孝陪坐客位,陈名言则侍立在朱希孝身后。


朱希孝好奇道:“当真不用咱们出面?”


他本是打算,直接出面压服徐阶,没想到高拱却只让知府宋之韩出面。


朱希孝跟高拱不出面的情况下,一个知府可压不住徐阶。


高拱随意看了一眼面前的勋贵,许是心情好,解释了一句:“徐阶抗旨不遵的话,不是正好吗?”


陈名言站在身后,闻言忍不住挠了挠脖子。


虽说皇帝为了试探陈家的忠诚,经常策用他干些苦活累活,但不得不说,这可是真能涨见识。


定安伯的心,至少有八分歹毒。


朱希孝好奇道:“定安伯准备怎么做?”


高拱自信道:“若是徐阶抗旨不遵,那便直接锦衣卫逮拿,省却一番功夫!”


“若是徐阶束手待毙,那便度田,度完之后清理田亩归属。”


“投献归籍!退田减税!”


徐府接收了百姓的投献实在不好说,但至少也在数千。


当初“华亭家人多至数千,有一籍记之,半系假借”。


假借,就是投献之后,被赐名称作家人的黔首。


而海瑞上次来,尽数还返了原籍,“请其籍削之,仅留数百以供役使”。


但,人还了原籍,地没还,海瑞被赶走后,人自然又重新做回了徐府家人。


尤其这两年再度膨胀,已然有近万家人。


当时既然留了数百人,那就说明徐府真正的家人只有几百人,这近万人,都是投献的。


如今高拱要重启投献案,那必然要将投献之人回归原籍原姓,退田之后减税由百姓耕种。


朱希孝拱手:“北镇抚司听从定安伯安排。”


锦衣卫随时随地能私设刑狱,不用走三法司的流程。


只要北镇抚司下定决心,还没有办不成的铁案。


高拱摆摆手:“也是你们来了才好办,府衙明日就开始接收百姓揭发,朱少保帮忙看顾着点!”


此前只能敲边鼓,一来是控制府衙官吏需要时间,二来也是忌惮徐阶狗急跳墙。


府衙只有数十名差役,徐府就不一样了,只是家人都上万,更别说半个松江府都是“外围家人”了。


牵扯太多,为防群体性事件,不得不谨慎。


如今锦衣卫来了,高拱才好放开手脚。


这就是中枢弱势的下场,无论是什么案子,不带点兵,什么都做不了。


若是强势,中枢发个十来次诏,拖个三五年,也还是能磨出结果的。


陈名言下手忍不住附和一句:“如此,应当很快就能把案子办下来了。”


话音刚落,就有一名差役打扮的锦衣卫走了进来。


“都督、定安伯,徐府说,他们老爷徐阶外出了,得等他回来,才能签转让的地契。”


嗯?几人都是一怔。


徐阶这个关键时候外出了?


陈名言问道:“有说去哪里吗?”


那锦衣卫摇了摇头。


高拱也皱眉不已。


这是,朱希孝忍不住道:“定安伯,要不要我遣人去追索?”


他是暗中带人来的,现在还不在明面上,要是派人大肆搜捕,自然就露了身份。


值不值,就看高拱决断了。


高拱想了想,却摇摇头:“不能被牵着鼻子走,咱们度咱们的!”


“现在就放出消息去,府衙接受投献的揭发,归田还籍,赋税减半!”


……


十二月二十三。


已经是接近年关了,但京城却没有往年热闹。


只因皇帝听从内阁的进言,将灯会、花火、游船等铺张靡费的东西都取消了。


有人称颂皇帝质朴节减,可谓圣王,内阁教育得力,可称贤臣。


也有百姓不太习惯这么冷清的年关,私下说皇帝是铁公鸡,内阁辅臣只会邀名。


但不管怎么说,皇帝并没有不许宫外庆贺,自己大肆享乐,反而是一视同仁,连皇城之中,也不允许铺张浪费。


此时,邀名的辅臣们,正与铁公鸡皇帝,在太液池旁垂钓,显得清闲自在。


陈经邦、沈鲤两位翰林学士,则在众人身后煽风点火,串鱼架烤。


不远处还有太监们,将太液池中的鱼,往垂钓之处驱赶。


张居正无奈道:“陛下,您有事不妨直说。”


首辅钓了一下午,哪怕有太监将鱼往身边赶,也还是一条没起,已然失去了耐性。


君臣相得听起来是好,那也得找个有趣点的消遣不是。


朱翊钧这一世第一次钓鱼,似乎又触发了新手保护期,连连上鱼。


被张居正这么一唤的功夫,又上了一条。


他将鱼拉起,扔给沈鲤,让他帮忙烤。


扭头看向张居正,笑道:“是有几件事,要跟内阁商议一下。”


大家看我目录旁日更九千的标识!没的说叭!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