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明君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0章 以退为进,任情恣性(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廷议后。


张居正、高仪、吕调阳来到了吏部,会同吏部侍郎申时行、吏科都给事中栗在庭,针对方才廷议发生的事,开起了小会。


几位阁臣面色都不太好看。


就在方才来吏部的间隙,内廷遣人传信,要清查内廷一应人员,缩减员额,让吏部做好安排的准备。


安排?宫女能遣散出宫,太监还能怎么安排,要么打发到南直隶去,要么去守陵,这无非就是知会外朝罢了。


在场的人都清楚,这是趁着这股风,要整饬内廷了。


以往这种事,都得冠上一个隔绝内外的名头,几个大太监都得被弹劾。


但眼前这个节骨眼,已经没有人敢在明面上找皇帝麻烦了。


张居正面色不愉地看着栗在庭,沉声道:“陛下到底要咱们做到什么地步,应凤,不妨给我们交个底。”


应凤是栗在庭的表字。


栗在庭摇了摇头:“事发突然,我哪里知道,廷上当真是我肺腑之言,并非陛下授意。”


他廷上喊出了要杖杀胡涍,搞得几名辅臣都以为他是得了皇帝授意,眼下纷纷想从他这里探底。


但可惜的是,他是当真不知道。


吕调阳也朝栗在庭质问道:“陛下眼见就要搬进西苑,如何还遮遮掩掩!栗给事中,若是让陛下去了西苑,咱们都是罪人!”


皇帝口口声声说要去西苑修身习德,可不会是要放弃影响朝政。


既然要学世宗,那么放弃的就不会是权力,而是天下!


届时,又是一位操纵朝局,却无视苍生的圣君。


吕调阳瞥了一眼栗在庭,此人恐怕有严嵩第二的模子。


栗在庭只是苦笑摇摇头。


几人正要说话。


高仪直接抢过话头:“陛下想做到什么地步,元辅不该亲自请奏对吗?如何在这里催逼下官?”


他早已不耐烦,皇宫一夜之间受了火情,死了公主,纵使所有人都劝皇帝不要多想,这只是巧合,但皇帝本人会怎么想?


更何况今晨廷议,胡涍借着这个机会,上蹿下跳,谁敢对皇帝拍胸脯说,陛下,不要阴谋入脑,朝臣没这么坏。


那跟火上添油有什么区别?


都是活生生的人,皇帝心中的惊疑,愤怒,就算不能感同身受,至少也能理解。


这才是他们围在吏部商讨的缘故。


高仪此时已经不给人留面子,又朝申时行看去:“究竟是不是你们南直隶乡人做的。”


申时行是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人,但在新党做事,乡党的烙印并不深。


可高仪却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来直往。


申时行一直低头不语。


此时被点到,他抬起头,迎上高仪的目光:“高阁老,我虽是南直隶人,但从未以乡党居之,天地可鉴。”


高仪寸步不让,继续逼问:“申侍郎如今掌吏部,举足轻重,我不信没人联络你。”


申时行默然。


隔了好一会才叹了口气:“有人派,翰林院检讨沈一贯,暗中拉拢我,但我没有接招,也没打听后面是谁在串联。”


高仪点了点头,果然暗中串联。


若是平常时候,皇家死个女儿,宫里起个火,不会有人当回事,好死不死就在有人串联的关头。


高仪想到此节,心中更是疼惜自家弟子。


他站起身来,看向张居正:“元辅,我要请陛下召对,元辅去是不去?”


张居正摸索着指节,陷入思忖。


如今他可谓是进退两难。


这不是去不去劝皇帝的问题。


一旦让皇帝拿捏住了,他必然要被推出来,与南直隶拉开架势正面为敌。


此前他是不愿意做到这个地步的。


考成法已经为他拉够仇恨了,现在北直隶内外都开始传他贪污腐败,喜欢效仿先帝吃壮阳药了,往后不知道还有多少脏水往他身上泼。


还没走到度田的那一步,名声就已经岌岌可危,他是真不愿意再招惹南直隶的人。


本是皇帝推出海瑞,又点了王宗沐,出面做这事,撩拨两淮盐政。


但如今面对剧烈的反扑,皇帝不满于自己作壁上观,却是不能再忍受他的不偏不倚。


公然在廷上来了这么一招,逼着所有阁臣站队,将众人都逼到了悬崖上。


皇帝不理政可以,先帝就是这样,大家对这位都很满意。


但皇帝把持朝政,不干正事,却不行,世宗皇帝就是这样,我不干了,你们也别想干。


这是高仪、吕调阳害怕的缘故,都看到这一层,生怕皇帝学起世宗。


但……张居正看得更深。


他谈不上有多了解这位皇帝,但以他直觉而言,皇帝做不出这种事。


皇帝未必是不想干了!


就怕是想学武宗皇帝那样,甩开朝臣,另起炉灶!


盘踞西苑,却不意味着不能召对朝臣。


届时若以栗在庭这种小人为主,代行皇权,弄出个小豹房、小内阁,可比学世宗更麻烦!


可惜,没从栗在庭这里探到底。


张居正想到这里,终于叹了口气,也跟着站起来。


他看向申时行:“汝默去找贾待问,看着他。”


不能再让这些人串联了。


要是局势再度升级,就不是安抚皇帝能解决的了。


又转而对吕调阳嘱咐道:“和卿去找张四维,就说,王崇古本就是封疆大吏,要是进了京还想掌京营,那还要他进京做什么!”


京营本就是他与皇帝商量好的。


晋党想借着兵部控制京营,也需要在劝解皇帝之前,敲打一番。


交代完这两句,张居正才朝高仪颔首。


“走吧,咱们去请陛下召对。”


……


乾清宫。


首辅与次辅请求召对,皇帝自然答应得很爽快。


但二人还是被拦在了偏殿等候。


因为皇帝正在召见别的朝臣。


佥都御史海瑞,本在审案,却得了讯,立刻进宫求见皇帝。


京营总督顾寰,则是被皇帝召进宫的。


张居正与高仪坐在偏殿中静静等候,二人都敏锐发现乾清宫的太监、宫女,较此前少了近一半。


二人不由对视一眼,深深叹了口气。


正当等候的时候,海瑞从殿中被蒋克谦引了出来。


高仪直接起身:“海御史!”


海瑞也回了一礼。


高仪问道:“陛下可有什么吩咐?”


海瑞用一种怪异的目光,来回打量首辅与次辅,直看得二人浑身不自在。


这已经是有些失礼了,海瑞浑然未觉。


他神色难明地摇了摇头:“陛下嘱咐了我去两淮的事。”


意味深长地又添了一句:“尤其注意安全。”


海瑞后日就要动身去两淮巡盐了。


今日他审完案后,本打算跟圣上做个汇报。


结果刚一回都察院,就听说了今日廷议上的事,立马赶了过来。


汇报变成了请留,海瑞觉得皇帝在朝中独木难支,实在不放心独留圣上一人支撑朝局。


况且皇帝说要搬去西苑,实在将他吓坏了!


但……令他感慨的是,皇帝召见他并没有一副颓丧之态,也没有要弃天下于不顾的样子。


圣上亲口言说,搬去西苑,只是为顾虑安全,并没有别的意思。


反而是又敦敦嘱咐了自己一些两淮之事。


当自己提出要留在朝中的时候,皇帝则一个劲让他宽心,说自己处理得过来。


为今关键之计,还是要等两淮盐税收上来,才能伸展拳脚,而此事,则只能托付给他海瑞。


就这样一名圣君!


海瑞都不知道内阁这些人是干什么吃的,竟然让皇帝沦落到让人心生怜惜的地步!


越想越是看不上这些人。


张居正也站起身:“海御史慎言!”


他今日也是受了一肚子火。


本就不同意皇帝非要动两淮,如今遭了反扑岂不就是先见之明?


可如今受了反扑就来胁迫于他!


他如今是文臣领袖,本就该调和阴阳,稳步推行新政,难道非得让他遂了皇帝的意,将这些文臣统统杖杀么!


再加上他跟海瑞虽然没什么私仇,却也不是一路人,说话自然不客气。


海瑞被呵斥,也没反驳,点了点头:“海某确实也该,学学元辅的‘慎之又慎’。”


说完这句,他便拱手而去。


张居正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不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