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七章 父亲举荐儿子(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样的事情,还能不得已而为之吗?”


李瑄并不觉得乐安令蒋鴻的乞求可怜。


身为一县之令,孙六的死亡怎么可能与他无关?


“下官是奉命行事,乐安尉是乐安望族钱氏的族人,我打死孙六,下官来不及制止?”


蒋鴻向李瑄坦言道。


他所奉之命,明显是临海太守黄望衡。


“什么望族?那是豪强吧!”


李瑄不屑地说道:“豪强怎么能当上县尉呢?”


“由前任刺史推荐而来。”


蒋鴻回道。


在改州为郡前,台州刺史就与与豪强勾结。


唐代虽然开科取士,但当官的途径,科举只是一小部分。


其他有相当一部分为门荫入仕,位至卿相。


还有士族子弟通过环谒权贵,被权贵举荐为官。


另外就是乐安县这种,如汉代“举孝廉”一样,选品德、才干皆全的地方人才,充任正式官吏。


这种情况下,豪强很容易操作。先让自家子弟在县衙任流外官,也就是九品以外的不入流官职,如县中诸曹。


资历上来后,郡中通过考核,上报“优异”,举“德才”,再提拔为丞、尉,就顺理成章。


甚至豪强子弟还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位列更高的位置。


但真正的士族,看不起豪强。认为这些只是稳定县、乡的中下流,使豪强子弟很难入朝为官。


“既然悔过,那就告诉我孙六说了什么,惨遭你们的毒手!如果你能向我坦白一切,我会考虑对你从轻处理。”


李瑄见蒋鴻没有神态的样子,试试能否从他口中弄出有用的信息。


“钱庸认为是孙六将官府收百姓五贯钱、以及郡兵不抵抗海贼之事告知将军,还大骂官府勾结海贼,于是被钱庸怒而打死。”


蒋鴻不敢再隐瞒。


“官府为什么纵容海贼八年之久?”


李瑄向蒋鴻道。


“他们要更多的田地……”


蒋鴻犹豫良久,拳头松了又紧,最终将原委向李瑄吐露。


和李瑄推断的一样,豪强兼并土地,和官府一起,纵容海贼驱赶百姓。


不仅仅是临海郡,余姚郡与临海相比,不遑多让;余杭郡虽没被海贼寇掠,但也有这种现象。


“伱知道哪些豪强,哪些官吏参与其中吗?”李瑄问出这最关键的问题。


“下官只知道临海郡的官吏、豪强……”


事已至此,蒋鴻不再有丝毫保留,只希望圣人的使者到来后,他能保住一命。


“将名单写下来,你可以回去了。”


李瑄最后向蒋鴻吩咐。


“敢问乐安尉何如?”


蒋鴻不是想救钱庸,而是需要向上面有交代。


“乐安尉行刺本将。”


李瑄丢下这句话。


……


临海郡的诸豪强,现已乱得团团转。


因为千牛卫驻扎在明溪镇数日不走。


海贼吴令光已被覆灭,禁军却驻扎在临海郡,这是何意?


关键是钱氏有族人被李瑄抓住,没有人能见到。


诸豪强让黄望衡去将钱庸要回来,但黄望衡此时焦头烂额,他知道李瑄不可能听从他的话,甚至可能不见他。


自身难保的黄望衡心中虽恨李瑄,但更恨这些将他拉下水的豪强。


他晋安黄氏虽是小族,但为士流。如今很可能身败名裂。


如果诏书到来,他几无活着的希望,所以他怎么可能再听从豪强的话?


黄望衡有想过带着全家逃走,但天下虽大,他能逃到哪里?


携家带口,很快就会被州郡拦住!


……


李瑄一直在明溪乡等诏书到来。


这一日,贺群来拜访李瑄。


他是贺知章的孙子,陪同贺知章回乡。


“九郎,贺监身体如何啊?”


李瑄请贺群入军营后,向他询问。


贺群在他那一辈,排行第九,李瑄亲切称呼。


历史上贺知章在这一年去世,具体几月份,李瑄也忘了。


他海想着回途的时候,路过余杭最后见一面贺知章。


作为盛唐最老资格的诗人,对唐诗的兴盛,贺知章功不可没。


一花引来万花开。


绝句、律诗,也不是凭空出现的,需要诗人们经常聚在一起探讨。


而且诗的格调、风骨,都需要前辈们对后辈健康引导。否则像南朝那样,大多满足上层人士的声色之娱,艳丽浮夸。


历史上贺知章的诗歌大多流失,流传到后世的诗只有二十来首,事实上李瑄知道贺知章的文集记载上千首作品,李瑄有机会拜读。


类似的情况还有王维,他的作品也非常丰富,不是后世流传的四百首。


再比如杜甫,看似有一千多首诗流传后世,但他四十岁以前的诗,寥寥无几。


作为“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杜甫。二十多岁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三十来岁写的“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都是千古佳作。怎么可能青年时就留下这几首诗?李林甫


李白更别说了,他写多少诗,估计自己醉后都忘了。


“阿翁老了,身体不如壮年。”


贺群伤心地说道,自回到永兴(今杭州萧山)后,他祖父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


“舟车劳顿,养一段时间就好了。”


李瑄向贺群安慰。


“阿翁抱病之躯,写下两首诗。老友在长安无人欣赏,在得知将军平定海贼后,让我问候一下。好在将军没离开临海!”


贺群起初去临海城,在得知李瑄在乐安县驻扎后,马不停蹄地赶来。


他说着,取出一张纸,希望李瑄能对这两首诗有评价,让他告知祖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