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八章 王昌龄(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右相府。


“李瑄这竖子,竟然把被刺杀的事算在我头上。若是我,必找一百弩射死他!”


回到右相府后的李林甫大为光火。


当时李瑄是暗指他心胸狭窄,他还没有机会辩驳。


他怎么没想到找强弩手暗杀这一点?


“大人,岁暮之夜,何必动怒呢!”


李岫劝说道。


他心中也疑惑,难道刺杀李瑄不是父亲所为吗?


只是作为儿子,他不敢多问。


“我堂堂首席宰相,却卸任吏部尚书。怕是长安的权贵,都在笑话我。我必须再立威信,让他们知道圣人依然信任我,李林甫还未倒!”


别看李林甫还左相府嘲弄李适之,但他心里是十分不甘的。


“大人请三思!此时您宜静不宜动。圣人心中有芥蒂,您应该蛰伏起来,勤恳政务,为圣人分忧,待风波平静,再伺机而动!”


“大人声望虽被打击,但大人还是宰相啊!”李岫最后还不忘向李林甫提醒。


李林甫恍然,值此之际,他不能再顶风作案,以免让圣人厌恶。


“大郎说得对!为父就暂时忍下这一口气。看李适之和韦坚能得意多久!”


“方才见左相府喜庆,我们右相府不能落人闲话。把小郎和小娘们唤出来。”


李林甫开始安排过年事宜。


若传出去右相府年夜都未过,岂不是又输一头?


右相府,嘉猷观中。


“八娘,阿爷唤你宴会!”


李岫亲自去喊在嘉猷观中的李腾空。


平康坊斜曲最大的府邸是李林甫府,这曾经是李靖的府邸,被李林甫一再扩建。


李林甫非常会李隆基的心意,李隆基信道教,慕神仙。


李林甫表现成虔诚的“修道者”,将自己宅院东南角,建立一个道观。


正好女儿李腾空慕道,让李腾空为观主。


“新年将近,阿爷的罪孽太多,我要替阿爷悔过,替家人消灾。”


李腾空不同于盛唐其他女道士,是一个真正的修道者,她学习医术,钻研道法,修心养性。


她对道教悔罪、谢过的三元、八节斋法特别热衷。每到正月、七月、十月的十五日,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李腾空都要实施斋法。


即将过年,她将在斋法中度过。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这是《春秋》大义。阿爷虽然玩弄权术,但我们为人子也只能辅佐啊。”


李岫微微摇头叹道。


历史上有几个人会去举报自己的父亲犯法?


那些获得“大义灭亲”称号的人,看似名留青史。看平心而论,谁又会和他们交朋友呢?


哪怕意识上觉得对的,也会在心里唾弃他,因为这就是人!


“阿兄身为家中长子,应该劝谏阿爷能及时收手。”


李腾空女流之辈,虽被李林甫喜爱,说话没有份量。


“兄会试试……”


见李腾空准备斋法,李岫不再提及去宴会。


上到圣人,下到黎民都信这个。


或许祈福真的有用呢!


……


元正日。


大清早庭中烧竹,“噼里啪啦”的响声,预示着新的一年到来。


左相府门前宾客云集,络绎不绝。


虽然右相府也有诸多宾客,但和往年光景无法相比。


左相府小,只能送完一批又来一批。


连那些郡王、嗣王、公主都派人来道贺。


府前车马将巷子填地严严实实,使后来的权贵不得不将车马停在其他的宅院门前。


左相府之人享尽尊贵。


李适之也将自己的五个儿子,派出去向老朋友、诸王、公主、大臣们道贺。


李瑄还特意拜访贺知章、王维。


去拜访李白的时候,他不在,据说他去长安为数不多的好友那里喝酒。


等李瑄回家时,已是黄昏。全家共饮屠苏酒,希望能避邪驱灾。


“七郎,你的鱼符、朝服、将甲,都已送至。”


闭门之后,李适之向李瑄说,并提醒:“明日辰时,圣人在花萼相辉楼下宴五品以上职事官、诸王公主、诸名士。”


“孩儿知晓!”


李瑄回应。


虽然发生了让李隆基愤怒的事情,但天子的气度要有。


特别是值此佳节,李隆基决定宴群臣、长安名流,庆祝新气象。


翌日,李瑄换上新衣,和李适之、李霅,以及李适之的续弦王氏,李霅正妻张氏一起,前往兴庆宫。


宴会不需要穿朝服,那样不适合欢乐。


此等宴会,宗旨是欢庆。


五品以上官吏能携正室入宫。


其他名士、特邀的官吏,不允许携带妻子。


花萼相辉楼此时是天下第一楼,其他滕王阁、岳阳楼等,都远远不及。


这是李隆基与民同乐的地方。


李隆基每年都会请一些平民长者入花萼相辉楼宴饮,展现他的爱民如子的风范。


臣子们相见,交相行礼,依旧在拜元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