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二章 灵翠楼宰相之子再斗殴(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高力士赞叹李瑄的品性。


得知高力士下午要回宫时,李瑄告辞。


他路过信安王府的时候,看到大门紧闭。


信安王府的牌匾已经不在。


在李瑄出征突厥的时候,十月初三那天,信安王李祎病逝。


李隆基痛惜,追赠太尉。


李祎的儿子李峘、李岘等,皆搬离兴宁坊。


李瑄下马对昔日的信安王府微微一礼,返回平康坊。


信安王留下的《行军录》李瑄已经看过好几遍,他很快就会用到。


……


“大兄,伱知道李太白在哪吗?为何那天早朝时没见?”


回到左相府,李瑄问李霅。


按照时间线,李白还不到被“赐金放还”的时候。


“那个爱喝酒的李太白,看谁都不顺眼,还总是写诗嘲讽权贵。七郎看他最近写的《玉壶吟》: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


李霅找出一张纸,将李白的诗递给李瑄。


李瑄轻声一字一顿地念出来。


字里行间,感觉到李白的孤独与抑郁。


“有时候圣人召见,他却跑到长安的酒肆喝得酩酊大醉。一次两次还好,总是这样,圣人也不耐烦。现在翰林待诏该干的事都不让李太白干。去长乐坊的酒肆一家一家找,总能找到李太白。”


看李瑄念完,李霅又将他知晓的告诉李瑄。


七弟与李白友好,李霅没有和其他人一样,排挤李白。


他打心底的认为李白不适合官场的尔虞我诈。


“天才李太白。”


李瑄只是说出这几个字。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别具一格的个性,也是李白受世人推崇的原因。


没有人能强行去改变他。


李白是翰林待诏,实际上这也是一个差遣官,没有品级。李白又没有散官、爵位标榜身份。


等于说李白一旦失去李隆基的信任,谁都能捶他一下。


“天才还是我家七郎。”


李霅认为李瑄才过李白,其他方面更没得比。


“我并不是。”李瑄微微摇头。


就在李霅还要说一句时,一名奴仆进行禀告:“大郎、七郎,五郎在灵翠楼和李屹打起来了。”


“嘭!”


“什么?再说一遍!”


李霅拍桌而起。


李瑄无语,这是他干过的事情啊!


主人公怎么还是李屹。


现在李瑄明白在青楼打架,对李适之影响多大。


简直是把李适之的老脸往地上摩擦。


“大郎,五郎和李屹因女人打起来了。”奴仆战战兢兢地重复一遍。


“这个混账,回来非抽他一顿不可。”


李霅怒不可遏。


这和李瑄当初,是两种性质。


当初李瑄去青楼是救霜儿,虽影响不好,李霅是赞成的。


现李瑄声望长安,人们不仅不拿这件事调侃,反而赞扬李瑄真性情、不畏右相。


李琅则是因为女人争风吃醋打起来。这让父亲的脸往哪搁?


“七郎,我们去看看。”


李霅叫上李瑄,去收拾不成器的李琅。


李适之被汝阳王邀请去饮酒,不在家中。


……


灵翠楼。


“放开我,我要跟这狗东西单打独斗。”


一座精美的阁楼外,衣着凌乱的李琅大喊大叫。


奴仆们紧抱着李琅,不敢松手。


“你们给我上,打死他我负责。”


李屹还是老德性,被奴仆拉着,也在叫嚣。


他让自己的狐朋狗友去揍李琅。


但狐朋狗友们有顾忌,因为左相家的七郎归来。


据说李七郎在战场上杀人就像击鸡一样,杀死的胡人能让渭水断流。


更有雪满弓刀的传说。


而且李七郎是左千牛卫将军,身份比他们老子都高。


灵翠楼的管事慕三娘只能两头跑着劝架,焦头烂额。


以前是右相一手遮天,现在左相也强势无比。


左相家七郎是长安人尽皆知的少年英雄,圣人更直言是他霍去病。


得罪哪一边都要倒霉!


多谢戴羽彤大佬的打赏,多谢各位读者老爷的订阅,月票,推荐票。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