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三章 大雪满弓刀(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战报上,李瑄得知回纥和葛逻禄已经攻破拔悉密的牙帐。


颉跌伊施可汗率领残部,投靠突厥汗国牙帐。


现在回纥可以集中所有力量,与突厥牙帐大战。


“攻破突厥左厢,收服这些部落,迁河套边境,我大唐的战略已经完成。我军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坐等突厥覆灭。”


王忠嗣观形势,不想在冬天的时候用兵,让士兵们冻伤,冻死。


突厥左厢、右厢那么多部落都被大唐打败、收服,突厥汗国的覆灭只是时间问题。


凛冬将至,大雪将覆盖原野,累月不化,再跋涉数千里,必然会有大量唐军非战斗减员。


“王帅想的周到啊!突厥汗国已没有力量翻身。”


李瑄知道,历史上大唐对后突厥的进攻,就是在此刻画上句号。


大唐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对后突厥的灭亡,但王忠嗣先破右厢,再破左厢,又使用离间计。基本上是一手策划后突厥的覆灭。


威逼突厥王庭的目的已经达到,已经可以胜利回国。


“七郎先前说要亲自擒获对圣人不敬的乌苏米施可汗,现在还有这种想法吗?”


在李瑄遗憾的时候,王忠嗣突然又问。


“男儿在世,谁不想效霍去病故事!”


李瑄不掩饰自己的心思,对王忠嗣直言道。


“数万骑去追突厥可汗,所得不如所失。七郎需要多人呢?”


王忠嗣又问李瑄。


“只需要丰安军麾下九百骑,但需一人三马,皆配明光铠甲。”


李瑄激动不已。


他听出王忠嗣不愿意兴师动众,但如果只派少数士兵,就擒获突厥可汗,王忠嗣还是愿意尝试的。


很明显,在朔方军诸将中,王忠嗣看到李瑄有这样的潜力。


“我同意七郎的请求。等我获得更多线索后,七郎再出发。”


王忠嗣微微点头,同时还不望提醒李瑄:“本帅不会强求你完成壮举。敌人若势大,可以依三马避战。顶级的战功还需要运气,或许没过几日,回纥就会将乌苏米施的首级传过来。”


“末将明白。”


李瑄拱手听是。


就食的时候,李瑄和王忠嗣一起享用香喷喷的羊肉。


这一次获得上百万只牛羊,大军少不了肉吃。


王忠嗣还分给那些运送粮草辎重的民夫一些牛羊肉。


至于突厥左厢诸部,他们吃唐军的粮食,给他们换换口味。


在等待的时间,李瑄没闲着,他率领麾下九百骑,适应一人三马。


李瑄也尝试在奔跑的时候换马。


七日后,王忠嗣又将李瑄召入帐中。


“五日前,突厥牙帐联合拔悉密颉跌伊施,在嗢温水上游与回纥骨力裴罗率领的回纥主力大军一战。乌苏米施再次败北,他能调动的骑兵不会超过两万人,突厥贵族草木皆兵,已经有离开燕然山,向北而逃。七郎可以行动了。”


王忠嗣将密报交给李瑄。


“王帅,末将一定倾尽全力。”


李瑄不能确保擒获乌苏米施。


“嗯!落幕了,冬天也来了。我要逐渐将突厥左厢诸部和军士、民夫撤回大唐。浑义河会驻扎一万骑策应你。”


王忠嗣准备在下雪前凯旋而归。


“末将告辞。”


李瑄拱手退下,点麾下仅剩的九百余骑。


除了罗兴、薛错,李瑄还有亲卫十一名。


他们的明光甲内,都裹着厚厚的纩衣。


马上携带有牛肉干、水、粮食,还有帐篷、马匹饲料。


人人配弓,囊五十箭,持长枪。


真要大战,或者追逐的时候,马上的东西可以舍弃。


士兵们骑上一匹马,又将牵两匹马。


除了一匹携带物品的战马,另一匹马可随时换骑。


他们从浑义河最南起,并没有顺浑义河而走,而是从偏僻崎岖的旷野奔行。


李瑄分五十士兵作为探马,到前方百里外探查。


其他马以快步两刻钟,慢步一刻钟的方式快速疾驰。


一日便可行进二百多里。


四天后,他们到达嗢昆水以南的横岭。


突厥牙帐就在嗢昆水的源头,背靠他们心中的天山。


李瑄下令在横岭西最偏僻的丘陵驻扎。


这里荒无人烟。马匹在这里啃干草都不会被发现。


顺着嗢昆水而上,只需要一百多里就能到突厥牙帐。


但李瑄在不清楚突厥牙帐动向的时候,不敢太接近。


如果乌苏米施和突厥贵族知道有一队唐军来临,他们就会功亏一篑。


李瑄所派遣的探马,都穿着皮衣、带着羊皮帽,乔装成突厥牧民的模样。


两天后,一股寒流直下,天气变得骤冷,士兵们冻得哆嗦,只能缩在帐篷中烤火。


战马不怕冷,冒着风寒照样寻找干草吃。而且朔方的马基本都是突厥马,更耐寒。


“将军,我们无法靠近,不知突厥牙帐的骑兵数量。这两日天气陡寒,回纥在整兵,向突厥牙帐而来,估计很快就会再次对上。”


包裹地严严实实的探马回来向李瑄禀告。


“嗯!一旦回纥攻入突厥牙帐,突厥坚持不了多久。战斗一开启,立刻回来向我禀告。”


李瑄向探马吩咐。


“遵命!”


探马领命离开。


李瑄在帐篷中窝了半天,走出呼口新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