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八章 李光弼夜见程圭(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听到唐军的震天呼声,心中更是惊惧。


但他们不得不咬牙前行。


突厥小头目们不断地向士兵说着唐军已经没力气,冲过去就是胜利。


但脚下的鲜血,像是黏住突厥士兵一样,使突厥士兵举步维艰。


颇黎见此情况,立刻发号施令:“谁能取下唐军主将的脑袋,诸酋长向大可汗推其为梅录,并赏赐奴婢百人,牛羊千头。”


亲卫们带着这句话,传向四面的突厥士兵。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许多突厥士兵因此点燃血性,咬牙与唐军交锋。


双方你来我往,互相突刺。


这次攻上来的突厥士兵,没有铁甲。甚至还有大部分无甲。


虽然唐军力气未恢复,但在对战的时候,比上午时更游刃有余。


李瑄将主要精力放在西、南两面。


北面坡陡,是最容易守的。


他已经不记得自己杀死多少人,他只知道自己常用的槊,出现缺口,变得不再锋利。


天地蒙上黑幕,皎洁的月光洒下,为旷野披上银纱。


本来深邃而寂静的夜,注定无休止。


……


中军。


“伱是说突厥左厢诸部还在进攻我前军?”


张齐丘皱眉向探马问。


他以为战斗已经尘埃落地,都晚上了,前军还在抵抗。


突厥左厢诸部也太废物了。


“是的。我们不能接近,但远远望见漫山遍野的突厥士兵在进攻前军所在的高坡。”探马向张齐丘回答。


“继续探!”


张齐丘挥手让探马下去。


他故意携带大量辎重,拖延行军。


如果连夜行军到达战场,李瑄未死,那该如何是好?


“叔父,只能再就地安营一晚。”


张勉向张齐丘说道。


张齐丘心已乱,事情已经偏移他预想的轨道。


“传令下去,安营扎寨。”


他踱步片刻,下令步、骑停止行进。


开弓没有回头箭。


如果李瑄不死,李林甫就不会为他说话。


若成就李瑄的战功,反而还会被李林甫所恶。


他必须把事做绝。


当张齐丘下令安营扎寨的消息传出后,李光弼第一时间跑到张齐丘面前询问:“将军,这是何为?”


“士兵们行进一天,人困马乏,需要休息一番。否则遭遇敌人,不利于接下来的战斗。”


张齐丘对李光弼很厌恶,开口敷衍,还是这一套说辞。


“前锋在浴血,你睡得着吗?”


李光弼质问道。


“大胆!前军兵甲精良,必能坚持几日。你出去,不要影响本将的大局。”


张齐丘再次喝走李光弼。


“敌人十倍于前军,在高地坚守又非城池?岂能坚固?”李光弼不服。他不顾张齐丘的身份,扬起头说:“请将军把军中八千轻骑,一千重骑交给我,我率领他们,星夜驰援前军。”


“传令下去,没有军令,谁也不准动。有违者,斩!”


张齐丘起身向亲卫吩咐,眼中杀机毕露。


李光弼只能咬牙离开。


大唐军规森严,深入士兵的内心。


但李光弼不甘心。


是夜,李光弼独自骑马离开军营。


他知道浑释之与李瑄有大间隙,故不去找。而且浑释之的军队兵甲一般,战斗力一般。


他找到正在后军生闷气的程圭。


“李虞候为何星夜而来?”


右厢兵马使程圭见李光弼后问道。


“王帅破国之功,即将功亏一篑。我忧心,所以而来。”


李光弼叹气道。


“怎么能这么说呢!王帅率精兵出阴山,战必胜,攻必克。待我军与王帅汇合,威逼王庭,胜利指日可待。”


程圭是王忠嗣的铁杆支持者,认为这一战他们没有理由失败。


“战国时候的芒卯以诈术受到魏王重视,名不副实,所以有了华阳之战的大败。你看这张齐丘,与芒卯何其相像?我觉得这是失败的原因!”


随后李光弼向程圭讲张齐丘的反常的举动,和前军的境况。


“什么!前军都这样了,他还心情安眠?他不怕一觉醒来,脑袋不保吗?”


程圭惊道。他转而一想,又觉得不对劲:“我们一起在回乐城,我接触的张齐丘一向有理有据啊!”


“本部经略军直属五千精骑,人人骁战,善骑善射,披明光甲,并且还装备一千张马弩,现在却被安排在后军。就好比用美玉去砸胡桃,精明的将领干不出这样的事情。”


李光弼反驳程圭的话,他觉得张齐丘念经念入魔了。


这两日所作所为,经不起一点推敲。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