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 兴庆宫(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为将者,需磨砺统帅之才,安边定民。七郎现在毫无资历、政绩,即便从军,为父也无法安排你掌管一军。”


李适之听到李瑄话,面色一怔后,语重心长地说道。


在李适之看来,李瑄从军,最起码从领一军开始,和他一样,作为指挥者。


而不是当低级校尉,带领几百人浴血。


虽然大唐武风盛行,但从军远征,立功边塞,以求封侯拜将,是普通世家子弟、平民百姓的途径,而非他们这种真正“贵族”的道路。


“我若从军,从底层起始,哪怕率领百人,统帅一声令下,我当冲锋陷阵,视死如归!”


李瑄表明自己的志向。


李适之不仅是宰相,还是兵部尚书,他只需要李适之的推荐信。


李瑄有自知之明,当什么军使、守捉使不现实,那得节度使推荐,皇帝任命。


以李适之的推荐,再加上他的出身,当一个衙将,绰绰有余。


当然也可以推荐李瑄在节度使幕府镀金,但那不是李瑄的追求。


李瑄要运用好资源,以最快的速度,得晋升之机。


“七郎,战场岂是儿戏,不可任性。”


“战场之上,刀枪无眼,暗箭难防。如真要从军,若父亲大人所说,历练至一军之使,再建立边功。”


李霅和李季卿听到李瑄话后,立刻出言阻止。


李瑄还未成年,怎能上战场呢?


那些门荫入仕的士族子弟,也都是从禁军或者郎卫开始。


“昔日的苏定方、薛仁贵,皆以勇猛闻名于世,得统帅大军。连太宗皇帝,都冲锋陷阵,无所畏惧。我又怎么能惧怕呢?”


李瑄觉得这是他出将入相,最快的办法。


他有信心去拼搏一次。因为天宝年间,是李隆基最渴望“武功”的时候。


“胡闹,你既然知道薛仁贵与苏定方。难道不知道有多少如薛仁贵、苏定方一样的猛士,血染沙场,倒在拜为将军的路上?”


李适之突然面色一变,向李瑄训斥。


他绝对不赞成李瑄现在从军边塞,一旦冲锋陷阵,那将是九死一生。


他有两个儿子早夭,害怕再失去李瑄。


“我当然知道,我一定会如他们一样,脱颖而出。”李瑄不惧李适之的斥责,眼神坚定地看着李适之。


他心如铁,不会动摇。


“七郎,你若能在今年的武举中及第,我便会推荐你到边塞郡为别驾。”


若是平常,李适之肯定生气,但李瑄刚帮他识破李林甫的阴谋,让他看到李瑄的才能。所以静下心,想起一个折中的办法。


他并不认为李瑄能在武举中及第。


若能及第,他更高兴,因为他可以堂而皇之地向皇帝推荐自己的儿子。


“我听父亲的!”


李瑄知道李适之和他的兄弟不会让他从军边塞,只能表面同意。


等下個月,他会独自离开。


武举要到九月份才举行。


还有就是今年的武举为智谋将帅科,并非靠武力、骑射就可以及第,还得写下“武略”。


当朝宰相之子,宗室子弟的身份可比武举及第好用,没必要在上面浪费时间。


李适之很满意李瑄的妥协,随后一家人一起在正房用餐。


高兴的李适之还令人上酒,痛饮几杯。


几年后《饮中八仙歌》中李适之的浪漫,实际上多于无奈。“饮如长鲸吸百川”倒是真的,但李适之也是人,不能做到“千杯不醉”,一番饮酒后,李适之就有点纵情。


李霅劝说明日还得早朝,李适之才放下酒杯。


回自己的院落时,已经黄昏。


“奴婢多谢郎君相救。”


李瑄刚进入花园,一名少女就向他拜谢,她已经翘首以盼许久。


少女看起来也就十四五岁,虽然穿着极为普通的素色窄袖襦裙,却难掩其明眸皓齿。


她就是被李屹掳走的霜儿。


和罗兴一样,是李瑄的专属奴婢。


唐代奴婢分为官属奴婢和私奴婢,他们没有任何自由与权利,被主人当作是劳资、打手,或者是供人玩狎的玩物。


霜儿是官属奴婢,唐代官吏的秩禄到一定等级,朝廷就会赏赐一些奴婢。


在李适之任幽州大都督府长史、幽州节度使的时候,霜儿被朝廷赐予。


“嗯,我已教训李屹,为你出一口恶气。”


李瑄向霜儿安慰一声。


在他眼里,人可以有尊卑,但不能分贵贱。


奴婢制度,太不公平。


霜儿、罗兴等等奴婢,可能就是因为父亲长辈犯错,被贬为奴婢,终身不得自由。


因为奴婢连婚配都要由主人做主,良家与奴婢通婚,要服刑两年。奴婢犯罪,更是罪加一等。


这两个月以来,左相府的仆人眼中,李瑄是平易近人的。


“奴婢不敢多求,只是郎君买的宣纸没有带回来。”


霜儿有些难过的说道。


她早就遵从已经的命运,在她眼里,李瑄就是她的一切。


之前的李瑄虽然莽撞、好斗,但对奴婢们还不错,从不打骂责罚奴婢。


自从两个月前开始,李瑄就变得异常随和,成熟稳重,不再随便外出,一心学习。


左相府的人都觉得七郎长大了。


不仅是霜儿,其他奴婢也愿意与七郎亲近。


“无妨,我明日亲自去东市取。”


李瑄摆了摆手,让霜儿回去休息。


霜儿知道现在的李瑄不喜欢多事,只能听从李瑄的吩咐。


她住在第九进院落中,那是左相府奴婢所居之地。


明天一早,她和罗兴就会到来服侍李瑄。


李瑄继续挑灯夜读,练习书法,观看史籍、律法,充实自我。


直到子时,才肯入眠。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