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以德服人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83章 人死债不消(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魏王殿下,李太常所言是真是假,真能一天拓印出上千本书?”


“魏王殿下以后是否会将《武德大典》送给每个读书人?”


“恭喜魏王、贺喜魏王,自此之后,天下读书人惟殿下马首是瞻。”


“……”


在众人围着李泰询问之际,一道声音冷不丁的响起:


“魏王殿下,臣写了本《论语新注》还请殿下帮臣送给天下学子。”


此言一出,所有大臣缓缓转过头看向声音来源,眼中迸射出精光。


就连本来站着不动,还在思考如何阻止印刷术传播的士族中人,也露出激动之色。


“好你个苏亶,你有何资格注释论语?


殿下,臣的诗文集天下无双,连文中子都曾赞叹不已,天下读书人正缺臣的诗文诵读。”


“无耻!你的诗文狗屁不通,哪有我的文章好。”


“你一个武将凑什么热闹,你懂什么是治国吗?懂什么文章?”


“……”


看着周围越来越疯狂的文臣武将,李泰心中越来越委屈: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这狗屎肯定不会放过我。


天天送礼给我,真是有病!’


他很想解释,可谁都知道李淳风每旬都在文学馆讲学,已经算是他的人。


露布、竹纸、新的铨选制度、加上如今的印刷术,谁都知道这代表什么,代表着读书人会越来越多。


为了安稳读书人之心,朝廷必然会拿出部分位置给新出现的读书人,各大士族短时间不会有太大影响,长此以往们他们的优势会渐渐消失。


若是一個强势的皇帝上位,下诏科举不再考三礼,那么他们下场将是注定的。


李泰很后悔,后悔当初要帮李承乾说话,没有第一时间让他废掉。


比起李泰心中苦涩,长孙无忌却暗暗欣喜,他知道李泰已经没有任何胜算。


李泰已经陷入两难之境,向士族做出承诺,永远不会改变科举制度。


如此一来,李世民不会再让他登上皇位,这与李世民的想法相背。


要么向李世民学习,利用露布为自己拉拢一批人才来对抗士族。


可这么做的后果,就是与士族离心离德,萧屿和苏勖等士族不一定再毫无保留的帮助他。


‘太子这招是真狠啊!朝堂上位置就那么多,魏王到底准备给谁呢?士族还是科举考上的大才?’


除了长孙无忌知道印刷术是李承乾弄出来的,高士廉、房玄龄也知道。


高士廉今日来朝堂,除了是李承乾邀请,还是因为李世民让他在东征期间看看,别让李承乾搞出大麻烦。


想到李世民所说的话,再看看如今的场景,高士廉有些头皮发麻,再也忍不住前去东宫找李承乾。


刚到东宫清风亭,看见李承乾在钓鱼,高士廉差点喘不过气:


“太子殿下,你可答应过陛下,不会让朝局动乱。”


“没有动乱啊!只要百官按照救灾章程去做,大唐就不会乱。


哪怕他们阴奉阳违也没关系,我已经让太子妃以东宫的名义在弘福寺开启捐赠大会。


所有为灾区赠粮、赠衣、赠药的人,其家族名字都会刻在弘福寺碑上,受世人尊敬。


这批捐赠,会由东宫六率卫亲自护送去灾区,保证不会让灾区百姓冻死饿死。”


高士廉轻叹一声:“太子殿下思虑周全,救灾一事臣无任何异议。


可印刷术怎么能在这时候拿出来?太子殿下不能等到陛下回来,再对佛教下手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