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以德服人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43章 交趾郡(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想要我帮忙也行,拿出诚意来,没有诚意,舅舅该干嘛干嘛去。”


“太子殿下想要什么?只要赵国公府有的,太子尽情拿去。”


“交趾郡!明年开春我会监国,那时我会安排人当交趾郡守。”


“监国?”


长孙无忌眉头微微皱起:“监国之位怎么会是太子?”


“除了我,还能是谁?”


李承乾没好气开口:“给稚奴或青雀监国,你愿不愿意?”


“自然不愿!”


“那不就得了,你以为我想监国?做好无功,出事了都来怪我。


还是那句话,帮我拿到交趾郡,我就帮稚奴找条路。”


长孙无忌低头沉思,交趾郡这地方时不时有人造反,而且此地远在岭南,山林密布,大军进出都不方便。


‘这是要给自己找退路?’


长孙无忌想不通李承乾要这地方有什么用,他只能这么想。


“臣可以帮忙!”


“啪!”


李承乾拍了下自己大腿:“不愧是舅舅,宰相肚里确实能撑船,大气!


舅舅如此痛快,我也不能小气,舅舅是想问如何夺得太子之位,还是想问如何拿到修书权?”


长孙无忌默默翻了個白眼,我是有多疯,才会向你这个失败者问如何夺得太子?你就没有一点自知之明?


“修书权!若太子殿下愿意全部说,臣感激不尽。”


“修书权你们拿不到!哪怕有章程你们也拿不到!”


长孙无忌面色不变:“为何?太原王氏帮助,加上佛道两教支持,也不是没有胜算。”


“玄武门之变后,阿耶迫不得已暂停阿翁对佛道两教的改制。


晋朝开始儒释道三家便一直争锋相对,从《老子化胡经》到《清净行法经》,特别是《清净行法经》直接把儒道两家给得罪。


在朝堂势力的参与下,由最初的辩论,变成流血事件,若没有阿翁主持的三家论道,怕是到现在还不安稳。”


说到这,李承乾端起茶碗喝了口才继续开口:


“尽管有阿翁和阿耶两代调停,可三家争端一直都在。


修书若是把佛家拉进来,太原王氏不会同意,朝堂儒道两家臣子也不会同意。


若没有拉拢佛道两家,单靠太原王氏文中子的名头和关陇门阀中的文人,还不足以与青雀相抗衡。


不说五姓七望,兰陵萧氏、武功苏氏、京兆杜氏以及江南士族足以打败稚奴。


与其抢夺修书权,稚奴还不如走另一条路。”


“太子殿下何时对高祖所做之事如此了解?”


李承乾淡淡开口:“天下人都在传这大唐是阿耶打下来。


可我认为,这大唐有大半功劳都是阿翁和大伯的。


不管你们如何否认阿翁和大伯,均田制、租庸调制都是阿翁所创立,大唐能安稳至今,离不开这两个制度。”


长孙无忌自嘲一笑:“确实,若没有高祖在后面筹措粮草,哪怕吾等计谋再多,陛下再能打,也无法打败其他人。”


“文人心向青雀,这点无法改变,你们也争不过青雀。”


长孙无忌眉头挑了挑:“太子殿下想让晋王争军心?”


“没错!”


“太子殿下,你刚刚还问我来着,这么快就忘记了!”


李承乾咧嘴一笑:“舅舅是真不知还是假不知?


褚遂良、马周等人当初要是支持我,这太子之位青雀和稚奴哪有希望?


稚奴有李世勣支持,而我则是拉拢关陇门阀,这里面差别可不止一点点。


这么简单的道理,相信舅舅应该明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