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以德服人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14章 李淳罡?(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长孙无忌瞥了眼褚遂良,眼中闪过一丝鄙夷:


“武功苏家那是什么样的士族你不知道?


从西魏开始武功苏家就不曾没落过,西魏双苏名头,前隋宰相,加上如今《括地志》。


说句难听的话,在文人士族中,苏勖说一句话比我说一百句还有用。”


“我明白了!”


长孙无忌对于武功苏家忌惮不已,别的家族总有衰落的时候,哪怕五姓七望那种家族也一样。


可武功苏家自北魏开始,已经五代显贵,若加上苏勖长子苏均,那就是六代显贵,最次都是一州刺史。


而且还跨越了四个朝代,这已经是不是运气所能解释的,苏氏的家族教育必有过人之处。


宋仁宗之后,谥号‘文正’是所有文臣的终极目标,而宋仁宗之前,谥号‘文贞’才是所有文臣的终极目标。


唐朝第一个‘文贞’是魏徵,第二个便是出自武功苏家,李承乾的小舅子,苏瑰。


对于苏瑰,李承乾是期待异常,若不是影响到其成长,他都恨不得直接派人去把他接到长安来。


此时的李承乾满脸惬意躺在床上:


“细君,小瑰七岁了吧!应该已经认全千字文了!”


苏希坐在梳妆桌前,任由婢女为其卸妆:


“五岁便开始启蒙,年初父亲来信,说是已经开始学尚书与易。”


“咦?”


李承乾疑惑出声:“不是先学论语和礼记吗?不管哪家士族,从来都是从小学礼。”


“小孩天性好动,记东西快,所以苏家一直都是先教易和尚书。


礼仪规矩太过古板,一直都是等到十岁后才开始学,不过礼记所讲的道理,父亲都会在平日中一点一点说给我们听。”


李承乾眼中满是赞叹:“难怪你一直督促大郎学易,原来是家学渊源。


与你相比,我算是才学浅薄,现在只看老子和论语。”


苏希转过头看向李承乾,满脸古怪:


“听说郎君每次去见魏王都要带上论语,每次上朝则带上老子,这是为何?”


“你家郎君好学不行吗?以道治国、以德服人,这是我的志向。”


苏希嘴角微微上扬:“确实以德服人,连魏王都服你,什么时候让我看看你怎么以道治国。”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随风潜入夜、若物细无声,伱觉得这些算是以道治国吗?”


“懂了!”


苏希微微颔首:“你想学汉文帝和陈平,需要我帮你做什么?”


“没事多去见见南昌姑姑和杨妃,时不时跟她们说说东宫的事。”


“皇后不在,杨妃便是后宫之首,她可没空跟我谈天说地。


吴王远在安州,你想利用他也办不到。”


李承乾歪着脑袋看向苏希:“什么叫利用?这叫慈悲之心。


杨妃和南阳公主是亲姐妹,宇文崇嗣和三弟是表兄弟,我让他们相互通信联络联络感情怎么了?


至于朝中文武百官怎么想,那就不关我的事,你说是不是这個理。”


“你可真无耻,南阳公主早就在前隋灭亡后出家,还是别打扰她。


再说宇文士及当初抛家弃子,早让人所不耻,杨妃根本不会同意让吴王去联系宇文氏。”


李承乾叹了口气:“你这脑袋就不能转转吗?我到哪里找南阳公主去?


只要露个风出去,然后再让人看到你经常进宫找杨妃聊天就好。


都不需要你来说,他们自己会脑补,他们会想我病急乱投医,居然开始拉拢弘农杨氏。


要是心思深重的,说不定还会想到武功苏氏和弘农杨氏是不是联盟了。


一句话,明日起你主外、我主内,懂了吗?”


“阴险小人!你以后别教三郎了,我怕他跟你一样惹人厌!”


“放肆!孤可是太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