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不殆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章 抗北齐之决战(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后面三四五六七八排,还没有轮到接敌。


他们需要在前排的战士挤开敌军前进时,及时跟上,或是前排被击退时,及时顶上支援。


目前来看,我军优势,整体是在向前推进的。


前方不远处,阿父骑于马上在一线作战,正在率领亲卫幢撕开敌军防线。


……


突然,阿父的身影从马上摔了下来。怎么回事,是中箭、中枪、马失前蹄?


侯胜北大急,前几天张氏兄弟父亲战死的一幕,闪过他的脑海。


战阵之上,生死只是瞬间之事。


侯胜北想越过众人赶上前去,可是区区四五排人,平时几步路的距离,此刻却如同咫尺天涯,难以逾越。


他看到敌军层层叠叠围了上去,不由撕心裂肺地喊道:“阿父!”


前方响起一个更为洪亮的声音,如同一道霹雳:“休伤我主!”


是大壮哥。


只见萧摩诃马上的高大身影飞奔向前,所到之处如波分浪裂,当者披靡。(注1)


萧摩诃杀到父亲刚才坠马之处,卷起了一阵血色旋风。


齐人不是没有和萧摩诃体型相当,甚至更为高大的勇士。


可是萧摩诃一手持槊,一手持刀,槊刺刀劈,无人能抵挡一个回合。


只见他手中的长刀上下翻飞,每次起落必然伴随惨叫,飙出血柱。


长槊则是倏来忽往,如同毒蛇出洞,无需战马冲刺,大力足以刺穿敌军的面门咽喉胸膛等要害。


侯胜北不由想起了几年前,在山野间陪萧摩诃练槊,那一次次的刺击练习,四分五裂的木桩。


虽是心中担忧阿父安危,嘴角却无意识地浮起了一丝微笑。


萧摩诃很快杀开一条血路,夺得敌军战马,护住侯安都后撤到阵中。


原来是侯安都在躲闪敌军枪刺之时,战马受惊坠落马下,幸好只是轻微受伤,不影响再战。


侯胜北松了口气,放下了一颗吊着的心。


……


很快他的什也来到战线前沿,越过已经奋战了一刻时间,体力有亏的同袍,开始和敌军交战了。


十个人分成两排,什长居后排,监督两名伍长带领士兵前进。


其实无需监督,侯胜北的两名伍长乃是张安和张泰,两人咬牙切齿正要报仇,不用催促便奋勇上前迎战。


此时两军阵线已经犬牙交错在一起,换成了刀盾短兵的交锋。


侯胜北与敌军交手后精神专注,少年苦练的剑术让他的格斗技艺远远超过普通的敌军,能够从对方胡劈乱砍的招式之中找到破绽,斩击防护薄弱之处。


手中的宿铁刀锋利无比,刀刃所过之处溅起一蓬蓬血花,真不愧是精心锻造的杀人利器。


砍倒了数名敌人,侯胜北自己身上的铁甲好像也被击中两次,不知道有没有受伤,但是没有感到痛楚。


他渐渐的呼吸急促,有些气急气喘。


披着铠甲战斗,体力消耗很快,手足有些酸软,自己的动作不像开始那么灵活利索。


可是眼前的敌人怎么杀也杀不完,一拨又一拨不停地涌上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这难道就是精神士气在消耗的实际感觉吧。


对面的敌军好像也差不多,攻击绵软无力,是没吃饱饭吧?


这边可是吃了顿鸭肉饭的哟,侯胜北有了一种莫名的优越感,想放声大笑。


……


身后一排排的同袍超越了自己,队长命令巩固战线,原地稍歇,原来到了轮战替换之时。


大战并非一时可分出胜负,及时投入生力军,轮换交替,恢复战力乃是持久之法。


也是大军为何往往能胜寡军的缘故。


……


在长达数里的战线,正在发生无数类似的搏斗。


陈霸先亲自上阵,吴明彻、沈泰等各部首尾齐举,纵兵大战。


和侯胜北年龄相仿的程文季、荀法尚、杜僧明之子杜晋、徐度之子徐敬成、周铁虎之子周瑜(注4)等少年也都跟随着父辈冲锋陷阵。


如果输了这一战,所有人都不会再有未来,所以人人拼死,个个搏命。


战局胶着,一时难分胜负,毕竟敌方近十万大军,一两处战线的优劣不足以决出胜负。


……


荀朗却看出了胜机,向侯安都进言:“吴将军和沈将军已压制了敌军两翼,我们也打开敌阵一个缺口。周将军和主公的部队与敌军正面对抗,只是敌军人数众多,阵形厚重,一时不能得手而已。”


他对侯安都斩钉截铁道:”如果此时能有一支部队从侧后强力一击,敌军必定崩溃!”


……


侯安都报请陈霸先同意,委托荀朗代为指挥作战,巧妙地调整了阵形,从中抽调了步骑兵千余人。


区区千人不到战场兵力的百一,却成为了这场十五万人决战的胜负手。


包括萧摩诃、侯胜北在内的这支部队,脱离了混乱搏杀的战场,迂回到白下。


负责此处战线的乃是徐嗣徽部,侯安都毫不迟疑地攻其侧后,横向一击!


徐嗣徽在正面抵抗对敌的同时,侧腹部的软肋遭到突如其来的攻击,当即被破入阵中。


战列崩溃。


一举斩获数千人,敌军践踏而死的不可胜数。(注5)


侯安都更是直入中军,徐嗣徽坠马遭擒,徐嗣宗援兄被杀,徐嗣产一并被擒。押送回到大营,陈霸先下令当场斩首示众,悬于旗幡打击敌军士气。


侯安都一路驱赶敌军败兵,乘势追击直至摄山,俘获首虏不可胜计。


钟山、江乘、摄山等地的北齐军有如雪崩,一块一块的军阵如推倒的骨牌般崩溃。


胜了!


北齐军败,窜逸荒野,莫知所以。陈霸先挥军追击,直达临沂。


逃到江边的北军,用荻扎筏渡江,淹死无数。


尸体遮蔽江面江岸,一路飘到京口。


追击战一直持续了两天。


六月十四日。


陈霸先麾下诸军出南州,烧毁了北齐军的船舰。


……


这一战南军损失近万,北齐则是十万大军尽丧,逃生者不过数千。


萧轨、东方老、王敬宝、李希光、裴英起等四十六名北齐和叛军将帅被尽数生擒活捉。


徐嗣徽三兄弟、王僧辩之弟王僧智亡于战阵,只有任约、王僧愔、王晔等寥寥数人踰越江山,侥幸逃生。


陈霸先之名,威震天下。


-----------------


注1:潮沟为孙权开凿的运渎,东接青溪,南接秦淮,西通运渎,北连后湖(玄武湖),其时玄武湖与长江相通,江潮直抵湖内,故称潮沟。南唐后主进行疏浚,改名珍珠河。


注2:北齐书对此战败北原因的解释


注3:及战,安都坠马被围,摩诃独骑大呼直冲齐军,齐军披靡,因稍解去,安都乃免。


注4:周铁虎传:子瑜嗣。真敢起名字叫周瑜……


注5:高祖与齐军战于莫府山,命安都领步骑千余人,自白下横击其后,齐军大败。


《地名对照》


白下:今南京市北金川门外


摄山:今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山的古称


临沂:今南京市东北三十八里,栖霞山之西,北临长江,南琅琊郡侨置,不是追到山东临沂


南州:今当涂县,姑孰的别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