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好圣孙!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二十八章 圣元纪年法(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是登州新进贡的海鸭蛋,很好吃,你们拿回去尝一尝。”李世民笑着说道。


海鸭蛋被装在一个个的小提篮当中,方便群臣带走。


众臣纷纷道谢,这海鸭蛋并不贵重,贵重的是皇帝的心意和恩宠。除了海鸭蛋,李世民又让人给群臣拿了些海菜。


这些在长安这种内陆地带,都是稀罕的东西。


最近凌烟阁修建得也差不多了,画像也已经全部画完,就等凌烟阁修建完毕,而后把画像挂上去。


群臣散朝之后,就开始琢磨祥瑞的事情。


颁布新的纪年法可是大事情,没有祥瑞傍身,怎能名正言顺呢?


这年头,没个祥瑞,出门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李象在离开两仪殿之前,特地给李淳风叫了住。


作为大唐的太史令,李淳风可谓是博学多才。


有网文描述过李淳风是袁天罡的弟子,实际上俩人只是被传说“合著”《推背图》,至于师徒关系嘛,具体并没有任何记载。


倒是有确切的记载说,在隋朝大业七年,李淳风拜了至元道长为师。


总体来说,李淳风可以说得上是这个时期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易学家。


李象倒是知道,后期李治用的《麟德历》,就是李淳风经过测算,查漏补缺而成的历法。


同样,李淳风对于李象也比较了解。


在李世民的形容中,李象被称为“圣祖皇帝”的弟子,于梦中授业。


这件事,只有他和袁天罡知道,按照皇帝的说法,就算李象本人,都不知道授课的是圣祖皇帝。


只可惜袁天罡入朝的时候,李象当时正在登州。


不过按照他学的不太多的相面之术来看,李象绝对是一代雄主。


结合那道祖弟子的身份,李淳风自然是不敢怠慢。


“殿下。”


“太史令不必多礼。”李象颔首,李淳风这太史令按理来说应该是贞观二十二年才上位,提前上位也是他之前一句话的事儿。


“殿下叫住微臣,可有要事?”李淳风试探地问道。


“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想起了两件事,想要和你说一说。”李象说道。


“臣洗耳恭听。”李淳风拱手道。


“嗯……就是……”李象觉得这样说不是很方便,于是便拉着李淳风重新走进两仪殿。


李世民正打算再带着香蕉出去玩玩呢,看到李象去而复返,颇有些无奈。


“你怎么又回来了?”老李无奈地问道。


“阿翁别闹,我有要紧事情。”李象问道:“此间可有纸笔?”


说话间,李淳风也走了进来,和老李见礼过后,站在了李象的身边。


老李唤过人,来给李象研墨。


李象接过笔,在砚台上吸满墨汁后,于纸上开始作画。


画的比较简洁,无非就是太阳系的几大行星。


“太史令,你看。”李象指着第三条线上那颗球说道:“这个就是我们所在的地方,老师称之为地球。”


一听说‘老师’教的,李淳风战术后仰,肃然起敬。


李世民刚开始没反应过来,心想萧瑀还教这玩意儿?


紧接着就明白了,萧瑀这老登哪里懂得天文学,这一定是圣祖皇帝梦中所授。


“这……我们所在的大地,是一颗球?”李淳风有些不可置信地问道。


“是啊。”李象摊摊手:“至于为什么,以后有的是机会去验证。”


“那这个是什么?”李淳风指着那颗最大的球问道。


“这是太阳,我画的这些线都是轨道,我称之为六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远近,分别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李象指着这些球球和二人介绍道。


将太阳系的几大行星和五行联系在一起,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天官书》。但并不是太史公首创,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类天文书籍中,就有五大行星与五行相对应的记载,只不过那时的古籍如今基本散佚了。在后世的许多汇总性书籍,比如《开元占经》等,都还保留有相关的记录。


“这……金星离我们这么近?”老李战术后仰。


“很近吗?”李象乐了:“金星距离我们八千万里呢。”


“豁……”老李感慨了一下。


李象心里甚至还想了一下,反正老李现在天天闲着也没什么事儿,要不要给老爷子弄一个天文望远镜玩玩?


接触了天文学,才知道宇宙之浩瀚,自身之渺小,到时候胸怀宇宙,啪叽一下把皇位爆出来……


岂不美哉?


“太史令,伱看。”李象指着那些个轨道说道:“看这些圈圈,就是这些行星绕着太阳转的轨道。”


“你是说,我们是围绕太阳旋转的?”李淳风一下就感觉自己好像抓住了什么。


“是的。”李象继续说道:“按照老师的话说,我们脚下的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周,就是一年;环绕一周的时间,为365.2422天。”


李淳风眼前晶亮,这数据……竟然这么精确?


要知道,僧一行为了制定大衍历,南赴交州,北抵铁勒,来测量各地之纬度,又用各种测日之仪器以定下各地日蚀之日期,并且观测恒星的移动。而郭守敬等人编订《授时历》也是如此,他们在东西六千余里,南北长一万一千余里的广阔地带,建立了二十七所测验站点进行实测。


有种说法是,现代用的阳历,也就是格里高利历,用的就是郭守敬等人的数据。


“那……这个呢?”李淳风又指向地球边上那个小球。


“这个小球就是月亮。”


李象抬手指指天空,给李淳风和李世民详细讲述了一遍月亮盈亏的原理,还有地球公转自转,以及日食和月食的基本原理。


“一个朔望月,也就是月亮盈亏的周期,平均为29.53059天。”李象再次摊手。


“臣明白了!”李淳风惊喜地一拍桌子,把正在沉思的李世民吓了一个激灵。


好在老李脾气不错,再加上李淳风这种专业人才本身就有点……那个,所以也没在意。


“具体的数据可是给你了,老师讲的东西,多的我可没记住。”李象摊手说道:“剩下的,可就得你自己去带人完成了。”


“臣明白!”李淳风叉着手,恭恭敬敬地说道。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