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好圣孙!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九章 千金市骨(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当天晚上,微醺的李世民抓着两个儿子,还有几位重臣,讲述了好几遍当年在唐国公府上“落樱神斧”的故事。


两名武将明显心思不在这里,只是一边干饭,偶尔应和两句皇帝的吹嘘。


长孙无忌则恰到好处地迎合着妹夫,既不显得过分谄媚,又让老李的飘飘然更上一层楼。


要不说他能进步呢,光这一手捧人的本事,李象就觉得要好好学一学。


《情商》。


李象发现自己还是太年轻,学吧,学无止境,太深了。


更需要学习的,则是老李的脸皮。


下午的时候李世民还在义正辞严地斥责这位好大孙,当天傍晚吃饭的时候就开始真香了。


李象在心中的小本本上狠狠地记上一笔——想要成为一位好皇帝,首先要脸皮厚。


李承乾和李泰两兄弟则是在面面相觑,怎么和阿翁相处这么多年,没听他老人家说过呢?


只是他们二人毕竟是做儿子兼臣子的,没道理去提出质疑。


第二天,李世民退朝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长孙无忌一道谕旨。


谕旨上的内容很简单,就是魏王李泰所用之食谱,辅机务必遵循。


长孙无忌看到那张食谱,脸都快绿了。


好在他的养气功夫很好,还能保持面如常态去谢恩。


李象陪着李明达在立政殿待了一个上午,吃过午饭后,他便急匆匆地出宫,拉着一车开元通宝,前往务本坊拜访孔颖达。


国子监位于务本坊的西侧,此时正是国子监午休的时候,孔颖达正坐在办公室内,拿着一本书在闲读。


听说李象来访,老孔的面色明显不是很好看。


上次二人在两仪殿当中,发生了一点小口角。


李象觉得其实就是就事论事,但老孔却觉得李象这小子言足以饰非,智足以拒谏,颇有当年商纣遗风。


但李象终归是郡王,还是皇长孙,总归是不能怠慢了。


李象姿态做得很足,一番见礼过后,李象开始说明来意。


“象近日准备创刊杂志,孔祭酒乃是我大唐文坛魁首,故而特来求祭酒文章。”


听到是来求文章的,而且李象也表现得十分有礼貌,孔颖达倒也稍稍卸下一些提防。


“郡王谬赞,老夫不敢称魁首,只是这杂志……是何物?”


李象像前一天给李世民解释那般,给孔颖达详细解释了一遍。


身为教育界的大拿,孔颖达当即就明白了这杂志的作用与重要性。


在杂志上刊登文章,一可以得名,二可以得利,三还能传播文化,惠及他人。


就算孔颖达不沾前两样,第三样他也是跑不过去的。


正所谓立德、立言与立功,古人所说三不朽,这可是古代文人们的毕生追求。


“既然是郡王相邀,老夫这里倒还真有一些关于五经的心得体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