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天子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三章 借花献佛(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大冷的天,咱们这些人,真是冷脸贴了人家冷屁股。”


薛老爷无奈道:“没听到姓什么吗?”


这太平县令先是一愣,然后哑然一笑。


“是了,姓崔。”


“那就说的过去了。”


这位太平县令拉着薛知县的衣袖,笑着说道:“走罢,看看这位新使君,能有什么出奇的地方。”


在场十余个县令,此时神色各异。


一些年轻的县令,听到“崔”这个姓,都一下子变得兴奋了起来,眉飞色舞的讨论了起来。


还有一些,是田刺史的“亲信”,这会儿都多少有些惴惴不安。


一帮子人,又一路走回了宣州城里,最终在知州衙门,正式见到了这位新刺史。


方才在马车上还是一身便服的崔绍,这会儿已经换上了刺史的官衣,他温文尔雅的跟一众县令点头示意,并且让人安排了座椅,让薛嵩等知县排排坐,坐在了他的面前。


等到众人都落座之后,这位新任刺史才缓缓说道:“崔某初来乍到,对于宣州的很多人,很多事都还不熟悉,在熟悉的过程中,有什么错漏之处,还请各位直言,不必避讳什么。”


他顿了顿之后,才继续说道:“不过有一件事,崔某现在就要跟各位同僚说清楚。”


崔刺史清了清嗓子之后,开口道:“这个事情,诸位大概都已经听说了,越州裘贼作乱。”


“越州是东南重城,陛下知道了这个事情之后,对越州之变极其关心,本官离开京城之时,陛下还特意嘱托过,让我在宣州,对越州多上上心。”


“咱们宣州既然距离越州不远,那么这个事情就责无旁贷,本官在路上的时候,已经联系了江南东道观察处置使郑公。”


“郑公说,剿匪平叛,最重要的就是钱粮,只要钱粮到位,浙东裘贼,迟早会被歼灭,被解送进京问罪。”


说到这里,崔刺史咳嗽了一声,开口道:“本官已经跟郑公说好了,宣州会尽量支持越州的剿匪。”


“这会儿裘贼已经做大。地方上的粮仓都被他抢了,那边的钱粮压力很大。”


崔刺史沉声道:“因此咱们宣州,要给越州官军提供钱粮,不能让前线的将士们断了粮。”


“这个事情,本官已经与郑公商量好了。”


他看向行人,摸着胡须说道:“咱们宣州,每个月给越州前线,提供两千石粮食,以及相应的钱物,保证前线的仗能打下去。”


“这个事情,宜早不宜迟,越早解决,越州那边的压力就能小一点。”


崔刺史扫了一眼在座的众人,面无表情的说道:“各县都上来,各自认下自己那部分的钱款。”


“很强势啊。”


薛知县旁边的太平县知县闻言,低声嘀咕:“真是上进,刚到宣州,屁股都还没有坐热,就开始想要用宣州的钱粮,做他自己的人情了,”


这位崔刺史,刚到任上,就要用宣州的资源,讨好两拨人了。


其一自然是皇帝陛下。其二则是越州那位正在跟反贼厮杀的观察使…


薛老爷抬头看向这位年轻的崔刺史,然后很快又低下头,对着老朋友缓缓说道。


“看起来,似乎是个事功之人。”


太平县令微微低头。


“那要看怎么个事功法了,有些事功,反而是害民。”


“少说两句。”


薛嵩压低了声音。


太平县令嘿嘿一笑:“岳极兄看着就是。”


“有这种上官。”


“你我往后几年,日子恐怕都不会好过。”


他这话刚说完,就听到了崔绍喊他们的名字。


“薛嵩,杜应。”


等到二人上台,崔刺史不慌不忙的看了他们,问道:“你们青阳县跟太平县,能出多少钱粮?”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