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刘辩,三兴汉室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7章 医者(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也是以名义上主管全国军事的太尉持节的一大原因。


但显然巴袛所为不利于恢复生产,也不利于迁徙百姓。如今能种的大豆小豆虽产量不高,但好歹是粮食啊。


马日磾最终决定将这件事上报。


因赵昱能直言,拜为属官。


又号召周边郡国有能治疫病者,不吝拜官。


一时间从者甚众,奈何有真才实学者终归是少数。


而在之后的时间里,担任长沙郡汉昌县令的张机也听到了这则消息。


张机字仲景,自小研习医术,后因家世被举孝廉,踏入仕途。


曾经夸赞荀彧“王佐之才”的何颙曾见张机,评价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将为良医。”


他认为张机人很聪明,但心思不在做官上,没有做官的威仪。


考虑到此时巫医不分家,时人尤其是官吏对医者的歧视由来已久。


何颙的评价其实很难说是一种称赞。


如东晋殷浩,身居高位后不肯承认自己会医术。后来一个常年跟随他的下属母亲病危,恳请殷浩出手医治,殷浩这才看病写药方,后来病治好了,殷浩还不忘把方子要回来烧掉。


但张机不以为意,此后对医术的研究愈发深入。


听到消息后,张机便有了将自身所学汇聚成册,献给太尉用以安置移民的想法。


……


雒阳,王芬陈逸的谋反案逐渐有了结果。


面对朝廷的搜捕,以及宽恕宗族的承诺,周旌、襄楷先后至地方郡县出首,被押往雒阳。


唯有许攸,依旧不见踪迹。


西汉时尚有为国不惜身家的说法,但此时,家族的重要性已经能在明面上与国家相提并论了。


历史上曹丕曾向群臣问过一个问题——“君父各有笃疾,有药一丸,可救一人,当救君邪,父邪?”


由此可见跳河救谁的问题在许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


当时大臣们众说纷纭,有说该救君主的,有说该救父亲的。


曹丕询问名士邴原,邴原毫不犹豫地表示救父。曹丕也没拿邴原怎么样。


对于许攸不肯出首,许多人鄙夷他的作为。


即便他还活着,但名声已经全没了。


负责审理谋反案的廷尉羊续,虽然也因为陈蕃的缘故而对陈逸有天生的好感。


但随着各类人证和主案犯的抵达,羊续不得不承认,此次谋反,确有其事。


当他将案情上书之后,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既震惊于王芬、陈逸等人真敢谋反,又震惊于他们凭什么敢谋反。


而被他们认为可以接任皇位的合肥侯,则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乃至于有太学生依旧不信,激进地认为羊续与宦官沆瀣一气,污蔑陈逸。


这是在道理上站不住脚就开始进行道德攻击了?


听闻此事,刘辩便建议于闹市公审陈逸等人,将其罪行张榜天下。


其实他最初还考虑过将审判放到太学里去,但连灵帝都觉得此举过于激进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