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5章 以身入局(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正在衡量此刻巨鹿城内已知名将文士信息……


正在依据李基的能力进行计算……


正在计算可能出现的种种干扰或不利因素……


判定通过为可行计谋……


当前成功率为:72.9%。】


【计谋评价:此计极毒,乃借众将平定黄巾之势成就己势,且贾诩此计目的大概率亦是为了推举你为当世谋士之首,以便于隐藏自己在刘备麾下的存在感。


此计,你无疑于为“时间刺客”,即便有着72.9%成功率使名气响彻大汉,但你心知肚明不过是在趁着诸葛亮、周瑜、郭嘉等最强一批谋士未长成之际,占了个便宜罢了。


且,此计一旦功成,为伱与所效忠势力带来的好处无可估量之余,亦将让你沦为大量谋士的众矢之的,无数天才谋士都将以击败你为荣。】


李基的思维再度从昨日的场景之中回过神来,暗自地念了一下那个成功率。


“72.9%”


这无疑即是李基推演自身之计与他人之计的差异所在。


推演自身计谋,由于所设之计本就基于李基所知的种种情报之上,这也就让李基可以直观判断出可行或不可行。


推演他人计谋,则只能基于李基的能力与思维进行最理性的判断,判断出一个大体的计谋成功率。


这个成功率在李基看来不算高,但考虑到此计一旦功成,那么将直接补全刘备短时间崛起的人才缺乏的一大短板,吸纳天下英才而用之。


念及平日里刘备的爱护,念及刘备于薄落津之中不惜奋身一搏,李基何以惜身?


‘主公,那便让我这谋士亲自以身入局,为你吸纳天下文士聚于治下,以补全当前麾下人才匮乏的短板……’


李基深吸了一口气,那看似淡然的目光之中渐渐多出了一丝坚定之色。


‘既然那样,那就来吧!让我试试去夺取那个当世第一的谋士名号,今后纵是有着大量多智近妖的谋士以败吾为荣,又岂是吾于当前顿足不前的理由所在?’


而此刻,宴席之上的众人渐渐也从李基那自信傲慢的话语之中反应过来,不少人看着李基的目光流露着不喜之色。


或许,李基所表现出来的才能极强不假,但如此恃才傲物,声称:“人与人之间的才能差距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无疑是狠狠地刺激了相当一部分人。


尤其是文士之间大多有相轻的习惯,这更是让李基一时成了众矢之的。


一位中年文士,当即霍然起身,冲着李基怒斥出声道。


“当真可笑,区区一黄口小儿不知天高地厚,岂知世间奇才智者不知几何?安敢如此傲物,言及修习典籍两年半即掌握他人所未掌握之能。”


李基的目光一转,脑海之中浮现了这位中年文士的信息。


颍川人士,蔡节,于上一次的宴席之中,李基曾与其交谈过数言,言语甚傲,自恃身份,为皇甫嵩麾下一参军。


而面对着蔡节的指摘,李基则是神色未变,拱手道。


“基不知世间奇才几何,正出山以来不过数月之间,正想请教,不知蔡节先生可有除谦逊一事之外相教之?”


霎时间,此言无疑是堵得蔡节满脸通红,张口欲言,又完全说不出话来。


在适才卢植与刘备的陈述之中,可知李基设谋用计之天马行空又环环相扣,赫然不是蔡节所能相提并论。


“既无一物相教之,何不坐下?”


李基再度道了一句,语气之中听不出任何嘲讽,仿佛仅仅只是为了陈述事实。


蔡节一时羞愤之极,当即愤而坐下,却又完全不敢看旁人目光。


也就在蔡节坐下之后,又一文士站起,冲着李基微微拱手,道。


“李子坤,以吾观之,汝或有几分智谋,但似乎口舌之利更胜于设谋定计也,莫非是欲借此邀名乎?”


李基无视着一部分文士配合着发出的哄笑声,目光缓缓地朝着那文士看了过去。


宛城人士,乔献,李基于上一次宴席之中也有过短暂交谈,其貌虽不扬,但口舌颇利。


“无为邀名,实乃自出山以来未逢敌手,心中寂寥难耐,自觉长进有限,纵转战千里又败黄巾张角,亦不过是牛刀小试,故以有意借机求教于诸君也。”


李基再度发出一记直球,无视着乔献在话语之中所设下的种种陷阱。


绝杀!


乔献先是蒙了一下,完全没想到李基既没有掩饰目的,坦言直说就是想要借机求教,甚至明摆出转战千里败张角的战绩。


这无疑是直击了乔献这种名辨之士,但对于其余方面称得上薄弱的要害之处。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