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章 共立军令状(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此刻,率队准备出城的刘备看着那堵塞得水泄不通的城门,内心也是焦急无比。


在与李基拟定把战场放在大兴山之后,刘备越能提前抵达大兴山,那么就越能提前占据一定的优势。


如今被堵在这处白白浪费时间,实在是让刘备那温和的面容都多出了几分无奈。


只是这些出城避难的豪族地主少则五六车,多则有十几车,随行家丁奴仆也从上百人到数百人不等,甚者有些豪族多达千人的规模。


尽管刘备所率领的义军也有两千人,但由上到下的寒酸模样,反倒是遭受到了一些周围豪族地主的鄙夷。


“子坤,假若这些豪族地主们愿意贡献所有的力量抵御黄巾贼,黄巾贼又何须惧之?”


刘备的语气有些复杂地道了一句。


原来偌大的涿郡之中,并非是完全没有与不过乌合之众的黄巾贼相抗衡的力量,只是他们根本就没有抵挡的想法。


而此刻骑在一匹白马之上的李基,双手正小心地拉着缰绳。


虽说前世李基出于兴趣,也曾经到马术俱乐部玩过一段时间,但与前世保护措施充足,并且还有着马镫马鞍相比。


这个时代的马匹可还没有那种东西,完全需要靠着骑术驾驭马匹,一个不小心摔下去,可不是说笑的。


幸好,李基胯下的这匹白马性子倒也温顺,尝试驾驭了一番后,李基原本有些紧张的心也放缓了不少,转而看向着满脸复杂的刘备。


此刻的刘备内心之中所产生的复杂,李基倒是颇能理解。


无非就是刘备为了保护涿县的乡亲父老,不惜与两位义弟赌上所有,拼死一搏,准备将黄巾贼拦在涿县之外。


然而,作为太守的刘焉出于诸多顾虑,决意坚守城池也就罢了。


可这些涿县本土的豪族地主,却也是一心逃离,这让刘备的内心难免尝试着落差。


或许,此刻刘备的心理与曹操面对讨董诸侯怒吼“竖子不足与谋”的内心一般复杂。


“玄德兄,其实这也是很好理解……”


李基扫视着那一群豪族地主,开口道。


“在不惜牺牲家业留在涿县与底层百姓同生共死,与暂时抛弃一部分产业转移到安全地方之间选择,愿意为了大义牺牲的浪漫主义者,终究是少数。”


浪漫主义,是让人向往的,但同样也是少数的。


显然,刘关张三人就算得上是这个时代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大义、仁德、复兴汉室”贯穿了他们的生命始终。


这也是李基认可且打算选择刘备的主要原因所在。


与一生屠城八次的曹操相比,刘备的人生最让人质疑的不过是伪君子,顶着“复兴汉室”的名号图谋私利罢了。


然而,历史中颠沛流离半生的刘备好不容易建立了蜀汉政权,却又愿意为了替义弟报仇,赌上国运兴兵复仇,直至病死白帝城之中。


终其一生,刘备也未曾贪恋权势,并且同样也以仁德之名获得了诸葛亮、庞统的认可,足可见其并非是所谓的伪君子。


“浪漫主义者?”


听着这個有些怪异的名词,刘备先是略微一怔,然后就大体理解这个名词所指向的意思。


“那子坤呢?”刘备反问道。


“基,也是个浪漫主义者。”


李基笑着道了一句。


“不过,显然这些豪族地主不是浪漫主义者,又或者他们的浪漫追求不在乎护佑百姓,而是在振兴家族之类。”


“一群短浅小人。”关羽傲然地道了一句。


“云长倒也无须这般偏激,这才是绝大多数的人性罢了,以利驱之即可。”


对此,李基的态度倒是显然相当的平静。


毕竟,豪族地主们与底层百姓所处的阶层本就不同,危难之际,底层百姓是没有机会逃,但特意愤恨这些豪族地主趋利避害的本能也没有意义。


而相对之下,类似于刘关张的抉择,无疑方显得弥足珍贵。


刘备沉思了良久,缓缓地长吁了一声,似乎是明白了什么,整个人无形之中显得更加的沉稳,不再去指责这些豪族地主,而是耐心地等待着出城。


然而,就在终于即将轮到刘备所率领的义军可以出城之时,大量的郡兵却是从左右围了过来,隐隐还做出了戒备的姿态。


这一支刚刚建立不久的义军,顿时多了几分骚乱。


“镇静。”


刘备高喝了一声,短暂稳定了军心,然后抬头朝着城门上方看去。


刘焉与邹靖正站在城门之上,冷冷地俯视着下方的刘备。


随即,刘备翻身下马,朝着刘焉的方向躬身拱手,道。


“叔父,这是何意?”


此前,刘备以组建义军的名头拜访了刘焉一次,鉴于刘备同为汉室宗亲的身份,刘焉倒是以“义侄”的称谓尝试拉拢刘备。


而如今尽管被刘备尊称为“叔父”,刘焉的目光依然颇冷,俯视着下方的刘备,说道。


“玄德啊,欲往何处啊?”


“备,正欲率领义军出城讨贼。”


“嗯?什么贼?”


“黄巾贼。”


刘备的声音一出,整个城门骤然陷入了顷刻的安静,然后不时开始响起阵阵笑声。


“哈哈哈哈……”


在那一声声似乎是嘲笑着刘备不自量力的笑声中,刘备依然是面不改色,但藏于袖中的手掌不自觉地握紧。


就连刘焉那原本故作威严的脸庞,脸上也是浮现着丝丝笑意,然后摆了摆手,说道。


“好了,玄德,叔父也知道你有报国之心,但黄巾贼势大,还须从长计议,不可轻动,你且率领义军退回驻地,但有须你相助杀敌之处,叔父自会传唤你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