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0章 子义战伯符(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同时,孙策也派出传骑,飞报江都,让孙贲赶紧派遣后续军队前来支援,同时让驻扎在厉阳的桥蕤赶紧动起来,直接顺江而下,来广陵汇合。


突然,孙策听到外面响动,宋谦走了进来。


“主公,徐州军援军到了。”


“什么!?”


孙策猛的站了起来,脸上满是惊异:“怎么会如此之快?”


他以为自己一行人已经如神兵天降了,按孙策的情报,徐州军先锋最快也就到了高邮而已,最快也得后日才能到达广陵,怎么会这么快的。


“走!”


孙策让近侍重新给自己披甲,然后带着宋谦等人走出。


“徐州军先锋在何处?”


孙策上马之后,朝着宋谦问道。


宋谦一边取来孙策的玄黑精铁长枪,递给孙策,一边回答道:“就在东门,只是隔了火障看不清楚。不过对面士气很高,连声欢呼,应该做不得假。”


孙策点点头,然后策骑而去。


宋谦赶忙翻身上马跟上。


等孙策赶到前线时,恰好火障渐渐变得小了。


透过火势,孙策看见对面有一昂扬大汉,骑在马上,正冲着这边眺望。


看见孙策后,那将似是笑了一下,随手翻出强弓,举起之后似略一停顿,一道流星离弦而出,霎那间就到了孙策近前。


孙策登时大惊,一个侧闪,让过来箭,只听见身后一声惨叫,竟是跟在孙策身后的亲兵没能躲过去,正中额头,力透头盔。


那亲兵登时翻倒马下,生死不知。


孙策心中大惊,顿时勃然大怒:“好贼子,竟敢暗算乃公!”


对面之人,正是太史慈。


听得此言,哈哈大笑起来:“阵战而射,何以为暗算?黄口孺子,信口开河。罢了,乃公惧汝哭泣,且让你三分。”


孙策闻言,更是怒不可遏,竟直接无视了面前火势已经小了许多的火障,一夹马腹,直取太史慈。


宋谦等人大惊失色,赶忙跟上。


太史慈一抬手臂,阻止了身后骑卒:“不需汝等相助,我自擒之。君等做壁上观,看我擒贼。”


太史慈这举动,一来是顶级武将的自信和尊严,二来乃是见机行事。


此刻,时间在孙策一边,可孙策却显然忘了这一点。


只要自己拖住孙策,就等于拖住了整个孙家军,这无疑给后续徐州军的支援争取到了大量的时间。


若是能一战而擒之,那立时就可反败为胜,甚至直接夺下广陵城了。


到那时候,自己可就是同时拿下此次南下的首功和擒获敌将的奇功了。


就冲着这三点,太史慈就觉得让对方一箭也无所谓了。


孙策高举玄黑精铁枪,直取太史慈门面。


太史慈不慌不忙,手中长枪在远角处画了个弧,在末尾处恰好撞击上对方的枪尖。


双方力透长枪,过了一招,同时为对方的气力所震惊。


“这厮好大的力气。”


“这乳臭未干的小鬼,怎有如此怪力。”


孙策固然是没想到这暗箭伤人的卑劣懦夫竟然也有这般力气,而太史慈也没想到孙策这黄口小儿,力气也这么的大。


双方不约而同的收起了心中轻视。


太史慈直接火力全开,大开大合,手中长枪如同毒蛇,暗藏杀机,伺机而动。


孙策却是怡然不惧,以攻对攻击,玄黑精铁长枪化作蛟龙,翻江倒海。


双方交手不到十合,枪尖竟已经对撞数次之多,可见两人枪法竟不相上下,寻找的机会如此雷同。


这一幕,看的周围上百掠阵勇士目眩神迷,胆颤惊心。只觉得以自己之能,恐怕在这两人手底下都走不出数合。


随着交手时间的推移,年纪较小的孙策竟然主动贴前,竟想要贴身肉搏,显然对自己的力气和耐力更为自信。


太史慈脸上闪过讶然,随即冷笑,故意放对方近身,在最关键的距离时,一枪朝着对方心口要害捅去。


一时之间,徐州军处爆起冲天叫好,而且孙策军处却是一片寂静,都紧张的盯着孙策的反应。


没想到孙策早就有所预料,故意卖的破绽。


等太史慈枪出如龙,他艺高人胆大,竟然只是侧身一闪让长枪捅在腋下,随后胳膊一夹,竟笼住了对方的长枪。


这一套动作行云流水,倘若有半点差错,孙策现在不是中枪而死,就是身负重伤了。


可现在,孙策却凭实力占据了上风,夹住了对方的长枪。


“好!”


这下轮到孙策军大声叫好了,有好事者更是冲着徐州军阵嘲讽。


不过迫于太史慈用力抽枪,孙策只能用右手单手持枪,当空朝着太史慈的咽喉扎去。


太史慈也是胆大包天,眼看着孙策锋锐的枪尖朝着自己喉咙扎来,竟然不躲不让。


徐州军顿时鸦雀无声,人人紧张,在他们看来,太史慈就像是在原地等死一样。


可没想到,当孙策长枪送到太史慈面前的时候,他突然脑袋后仰,右手探出,极其精准的一把捏住枪尖后的枪身上,然后往身边带去。


“将军神威!”


徐州军阵爆发出惊天大喊,士气一下子高涨起来,只觉得太史慈勇武非凡,有如此神将带领,还有什么可害怕的。


这样一来,双方的武器都落入了对方的控制,两人竟然在马上僵持起来,比拼起力气来。


太史慈和孙策两人越比试,越为对方的气力而感到吃惊。


孙策此时完全没有了先前被箭射时的愤怒和轻视,完全被太史慈的武艺和力气所征服,生出了钦佩的念头。


太史慈这时候也已经不再把孙策当成黄口小儿了,这小子的力气都快赶上自己了,一个大意就要折戟,哪里还敢轻视对方。


在不经意间,两人都已经改变了对对方的观感,生出了惺惺相惜之感。


“孙姓小子,汝可敢撒手?”


“太史老儿,你若是敢,吾倒是可让你一次,汝尽可以先撒手。”


两人不仅仅是手上斗力,就连口中都斗起嘴来。


太史慈和孙策的脸色都涨红了,却依旧拿对方没有办法。


两个人胯下的坐骑在原地不断踏蹄,显然是有些吃不消主人的斗力了。


突然,两人的坐骑竟同时侧翻摔倒,引起了周围一阵掠阵的惊慌。


“都不要动!”


“谁也不许上来!”


太史慈和孙策同时大喝起来,同时翻身而起,两人竟然还钳制着对方的武器,不肯撒手。


在大吼完后,两人竟然同时扔掉了兵器,拔出腰间短刃,直冲对方而去。


两人竟然打的一个心思,竟然同时想要贴身肉搏,挟持对方。


但凡有一个人晚丢了长枪,登时就得落入下风。


双方短刃相交,连碰数次,却始终突破不了对方的防守。


此时不论是孙策军,还是徐州军,都看的瞠目结舌,目眩神迷,只觉得这番争斗宛若神人下凡。


双方伱来我往,战斗高强度的进行着。


太史慈和孙策明明身披铁甲,却像正常人一样灵动的躲闪招架格挡,动作迅捷精准,力猛刚硬,让周围的人如坠梦中。


若不是亲眼所见,如何敢信?


不过太史慈和孙策心里也清楚,自己的力气在急速下降。


双方也都察觉到对方的动作开始变慢了,防守更多,进攻更少,都在储存气力,想要后发制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