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8章 周、蒋来投(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很快就有人将警情通报往州府,不但刘备被惊醒,就连睡在军营内的刘封也一块惊醒了。


刘封现在已经不是常驻军营了,但偶尔也会留宿一两晚,增加与嫡系部队之间的亲近和感情。


这一晚就恰好留宿在军营。


听到城头示警的锣鼓声后,整个军营都被吵醒。


刘封立刻喝令徐盛、潘璋等人带队弹压,切忌出现营啸。


好在刘封营中的都是老兵,又刚刚经历过大胜,信心十足,虽然受惊,却没有出现扰乱军营的情况。


反而还在徐盛,潘璋的带领下,弹压了周围军营的乱象。


虽然局面是控制住了,但刘封还是有些后怕。


看来整个徐州军体系还需要经历系统性的训练才行,像今天这种情况发生,本身就是军队纪律性不合格的表现。


尤其是城门军官,简直该当问罪处斩。


刘封到达城门口时,刘备也已经赶到了。


父子俩对了个眼神,就知道对方心里在想什么。


这次这个城门官,必定要重重处罚了。


别说现在城外只有百余人了,就是真有敌人来了,也不能是这样的示警法啊。


“城下何人!?”


刘备上了城头,让傅士仁朝着城下喊话询问。


城下这时候也是慌的不行,为首的两个壮汉在这四月乍暖还寒的深夜里,都急出了一头冷汗。


此时听到城头喊话,赶忙上前答道:“我们乃是九江人士,蒙刘使君不弃,轩车征辟,因心急赶路,错过了宿营,便想在郯城外夜宿一晚,天亮进城。不易惊动了城防,罪该万死,恳请明公降罪。”


九江?


刘封再仔细一看城下那两个壮汉的游侠打扮,立刻就有了个猜想。


“城下可是九江周幼平、蒋公奕?”


正如刘封所猜测的,城下两个为首的大汉,正是周泰和蒋钦。


他们二人在九江落草为寇,横行江上,带了两三百号人劫掠往来商船,自然居无定所。


使节到了九江之后,花了不少时间才终于遇上了他们。


当使节说明身份和来意后,周泰和蒋钦根本不敢相信。


他们一度怀疑这个使节是假的,是袁术想要诱骗他们上岸,好把他们一网打尽。


可使节带来的文书上,确实印着徐州州牧的印章,更有刘备亲笔所写的书信。


这一切太美好了,美好到周泰和蒋钦即便满肚子犹疑,依旧不舍得戳破这个泡影。


最后,周泰和蒋钦商量了一番,决定先请使节留下,给他们一点时间打探信息。


使节倒是无所谓,至少留下休息,可比前段时间到处寻找他们二人要轻松多了。


可周泰和蒋钦却是着了魔了,在派人去打探消息的几天几夜里,两人怎么都合不上眼,只能聚在一块喝酒,小心翼翼的想象一下如果这事是真的,该多美好。


这也难怪周泰和蒋钦会如此小心谨慎了,实在是他们被残酷的现实教训的太多回了。


周泰和蒋钦是乡里人,小有家产,和张飞有点类似,都属于那种比平民要有钱,有势,但又够不到豪强的边。


这年头,连豪强当官的路都被封死了,周泰、蒋钦这种游侠儿就更别提了。


他们也曾经四处拜访过,想要毛遂自荐,或是找一个能看中自己武力的豪强士族卖身。


可残酷的现实是,即便他们再怎么放低姿态,依旧没人看得上他们。


别说州牧郡守了,就是县令这等级别的都找不到可投靠的。


周泰和蒋钦也是万念俱灰,才带着亲信兄弟们当了江贼。


既然不能建功立业了,那至少帮兄弟们混口饱饭吃吧?


他们说是江贼,其实也还有些底线,往来商船都只抽水头,并不伤人,所以也就没有引起豪强大族,地方官吏的大规模围剿。


可当他们名声大了之后,想要诱杀两人,以此立功的事情还是层出不穷。


因此周泰、蒋钦早有收摊不干的念头,也一直在打听着值得投奔的英雄。


之前他们听说了孙策正在江东招揽豪杰壮士,而且不拘出身,这让两人很是心动,但先前的诸多教训让两人谨慎了许多,打算先派几个靠谱的兄弟过去探探底。


恰好就在这时候,刘备的使节到了。


和刘备一比,那孙策可就真的比不过了。


刘备可是堂堂正正的徐州州牧,受到徐州士人拥戴的。


孙策却是袁术手下的校尉,连将军都不是,自己还被迫和舅舅、族兄一起被困在江北的厉阳,迟迟打不过长江。


这两相一比较,傻瓜也知道该投奔谁了。


等到探听消息的心腹回来,不但确认了这真是刘备派来的使节,更带回来一个大消息。


刘备向北用兵,大获全胜,不到半个月就彻底击败了臧霸,全取琅琊。


周泰和蒋钦这下如何还能忍得住,立刻打点细软,遣散了不愿意离开的小弟,带着剩下的兄弟,拥着使节一路北上,直奔郯城而来。


只是心情过于激动,在舟船靠近郯城后,周泰和蒋钦不顾天色已晚,执意登陆夜行,引起了这一番事故。


听到城头上的问话,周泰和蒋钦听见自己的名字,赶忙抬头回答道:“正是在下,泰与公奕自蒙使君召唤,不敢怠慢,日夜兼程,今日方至。唯恐使君久侯,故不顾天色已晚,星夜赶路,想明日一早便可入城,却无意惊扰了驻军,还请明公降罪。”


“原来是周幼平、蒋公奕。”


刘备此时开口说话,直接下令道:“且开城门,迎周、蒋诸位壮士进城。”


傅士仁在旁劝说道:“主公,此时天色尚黑,难辨来人,况有城规,天亮前不得开城。”


“我为徐州州牧,自有权且之权。”


刘备却回答道:“壮士豪杰愿来投备,此乃喜事也,怎可循规蹈矩,寒了勇士之心,速去开城!”


傅士仁不敢再劝,下城开门。


而城外的周泰和蒋钦也听见这番话,心头一阵火热,只觉得这次来徐州可算是真来对了。


城开之后,刘备亲自下了城楼,带着护卫出城。


周泰、蒋钦只见众人簇拥之中,有一手长耳大,容貌亲和温润的大汉,料定此人必是州牧。


于是,周泰、蒋钦二人一同下拜,跪倒在土路上,冲着刘备叩首道:“泰无所长,却为明公所招,感激难以言表。此番来时仓促,惊扰城卫,却蒙明公大度免罪。此番恩情深重,泰无以为报,愿为明公效死!”


“钦意与泰同!愿为明公效死!”


“好,好!”


刘备大声长笑,上前两步,先是搀扶起周泰,后又搀扶起蒋钦,然后一手一个,握住两人:“备德薄,不意二位壮士不嫌备声微名薄,不远千里,来助刘备,备欣喜不已,如何能见责二君?”


“明公过誉了。”


周泰和蒋钦心头热乎乎的,见多了士族大家的冷脸,猝不及防的遇到刘备如此亲近恩遇,一下子都有些适应不了了。


刘备看了看周泰、蒋钦身后的勇士们,询问道:“幼平,公奕,这些壮士都是汝等同乡吗?”


周泰和蒋钦对视了一眼,脸色有些泛红。


这些自然不是什么壮士了,都是些江贼。


刘备也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称呼他们为壮士,显然也是在给周泰、蒋钦脸上贴金。


“确如明公所言,俱是我等乡人,在乡中为酷吏豪强迫害,不得已出外寻找生路。我二人为明公所辟,也想报效一二,便邀请这些乡人同来,共为明公驱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