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空印案开始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8章 一纸盐引,托不起大明!(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又来了!


这让朱元璋无比熟悉的一幕,再度出现。


此子,走一步看三步。


再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前路已经铺好,接下来不论大家怎么继续,似乎都会回到原来的路径,然后回到当前的布置里。


只是尽管知道这些,但当朱元璋看着面前这一幕的时候,还是无法将这些,和茫茫的大海联系在一起。


不过。


得益于之前的宝钞案例,朱元璋父子以及马皇后,显然知道对方又是在以小见大。


“人造盐田?你的意思是……咱们在这里,就能得到解决海盐的晾晒法?”


“陛下看着就是。”


苏闲没有回答,而是直接进入了自己的准备之中。


刚才谈话,朱雄英、朱椿、常森他们听得云里雾里,但是看见苏闲终于准备动手。


他们顿时兴奋起来,常森第一个道:“我来!”


朱雄英也跑了过来,“我也来。”


而苏闲则指挥着他们。


刚开始做这个“小模型”的时候,苏闲就加了很多水,争取达到稀释盐的地步,不过毕竟是模型,无法和真正的大海相比。


当然,只要能说明清楚接下来的动作便是。


如此想着。


苏闲先解释道:“刚才高公公说了,海水里面的盐分很少,如果用晒盐法,第一点就是浪费时间,得晒到猴年马月去。”


高符点头,正是如此。


而朱元璋和马皇后两人,也疑惑看去。


只见苏闲这一次并没有说话,而是将脚下摆着的九宫格一样的“盐田”搅弄了几下。


眼下正是正午,阳光虽然没有眼下炙热,但加上旁边燃烧的火盆,也能提供一些温度。


苏闲刚才说了那么久,这里的水分已经蒸发了不少。而苏闲接下来,则是让常森他们,将其他宫格里面的水,一起舀入最中间的水池中。


“可惜,受制于条件,目前也只能这样了,不过能看懂就成。”


“过去了那么久,高公公可注意到了,这里的水少了多少?”


这一次,还没等高符说话。


朱标就当先开口道:“刚才来的时候,这池子里的水刚好在这些泥沙中间靠上的位置。”


他来的时候显然已经观察过了,“而现在,则在靠下的位置。”


苏闲点头道:“刚才我将高公公等人拿过来的下等盐,放入这搭好的泥沙池之内,然后灌满了一个食指高度的水。一个上午的时间,这些水现在已经少了三分之二。”


“而我将剩下的水,全部聚在一起,这样一来,这个水池里的盐分够不够呢?”


闻言,高符一愣,恍然明悟,“是太阳带走了水汽!水汽少了,里面的盐分却没变?如此继续,迟早就能变成盐分足够的卤水。”


苏闲点了点头,正是如此。


“那为何不带走盐呢?”


就在这时,朱雄英眨巴着眼睛,下意识的问道。


其实这个问题,某些人也想问,但总觉得问出去就有失身份,硬是忍住了。


“很简单,煎煮盐的时候,会带走盐分吗?在一定的温度下,水会变成气体,飘散在空中,但盐不会。”


苏闲随口解释了几句,又道:“当然,至于为什么,这些都是以后格物学要学的。”


提了一下格物院之后,看着几位皇子和勋贵子嗣眼中,掩饰不住的好奇,苏闲小小的达成了一下自己的目的。


旋即继续说道:“其实除了这种方法之外,还有最简单的一种方法。”


嗯?


闻言,几人纷纷看来。


“海岸线上的一些沙土,本身就有吸附盐的作用。所以如果真的铸造盐田,趁着潮水涨潮又退潮之后,直接将海岸线这些湿润的沙土连同海水,一起舀走。”


“然后放在竹片、叶片、树枝做成的“筛子”之内,再用海水冲洗,这样一来,也能得到盐分较高的卤水……”


既然点头,显然是第一次听到如此新奇的说法。


利用泥沙?


而正在他们迟疑之时,苏闲则看着被舀入中间的“盐水”,再度等了一会儿后。


一定浓度的饱和盐水,会析出盐晶。


只是这些,苏闲没办法给他们解释。


而是继续道:“至于什么时候,盐分可以足够制盐了,其实很简单,用一些莲子抛进这些水里,就可以估算。”


“如果能完整的漂浮在水面上,就是可以制盐,如果还在水中,或者水下,则远远达不到标准。”


朱元璋听得半信半疑,但还是看向旁边,让他们赶紧记下。


而苏闲则顺手,将旁边高符带来的一些莲子抛进去,莲子沉浸在水面,不一会儿就漂浮上来。


苏闲这才道:“类似这种,其实就可以制盐。”


而接下来,才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当然,如此简单制成的盐,其实就和现在的盐差不多,暴晒所得到的海盐,还是有杂质。”


此话一出。


马皇后当即反应过来,这应该就是苏闲得到“精盐”最为关键的办法了。


就连朱元璋也是目不转睛的看向苏闲。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不是在海边,需要大海才能实验,而是当下就能亲眼所见!


“如何去除杂质?”朱标已经等不及,索性直接问出口。


“用石灰以及草木灰!”


还是那些原因,化学反应在这个时候根本没办法说出来,什么海水之中可能有铁、氟、硫酸盐等等元素,加入碳酸钾和氧化钙能和以上这些发生反应等等之类……


脑海里闪过这些有的没的。


苏闲则继续说道:“往卤水之中,加入石灰和草木灰,不仅可以吸附杂质,而且可以加快盐晶的析出。所得到的盐,要远远比一般晾晒乃至煎煮得到的盐,更为纯净。”


“杂质被去除后,则更不会出现中毒的问题。”


一边说着。


苏闲也是说做就做,直接将石灰和草木灰,倒入最中间的盐池内,然后搅拌均匀,接下来就又是过滤筛选的过程。


“当然,添加它们不要添加的太多,最好是提前制作成浆液,然后倒进去……继续等着晾晒即可!”


“还有一种办法,则是在第二种选取沙土的过程中,直接就将石灰以及草木灰放入里面,这样一来,冲出来的卤水,也可以直接晾晒。”


“等到一定程度时,盐晶也会出现。”


苏闲一边说,一边做,由于曾在家中这种过程就做了很多次,所以苏闲也是信手拈来。


将过滤好的盐水,重新选了一个池子,去晾晒乃至炙烤之后,肉眼可见的,一层层细白的晶砂,已经隐约的出现水底。


看到这一幕,朱元璋父子再也忍不住,连忙凑近观看。


不知道持续了多长时间,等到盐晶出现的越来越多后。


朱元璋再也忍不住了。


“不行,晾晒太慢,现在把这些全放在铁盘上,给咱尽快煎烤出来,咱要见见这些新盐。”


显然他最为关注的,还是盐的提纯办法。


而让他们万万想不到的是,这种事情竟然如此简单,根本不需要之前,大费周折。


随处可见的石灰以及草木灰,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而高符在这一刻,也是无法淡定。


连忙挥手,甚至自己亲自带着那些公公,找了个铁盘,将这些盐水舀入铁盘内,旋即放在火盆上,开始小火煎水。


待到水汽被蒸发的越来越多,肉眼可见的白色精盐,已经占据了眼眶。


这一刻,甚至连高符也无法淡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