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空印案开始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4章 大话!(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朱元璋的视线,径直看向苏闲,久久无法回神。


从最开始,其提出的玩这种小儿游戏,再到其状似“无意”之中,先是透漏出宝钞大肆印发……


然后今日,似乎用天真之语,尖锐的指出了宝钞的“定位!”


最后,借用游戏,又说出宝钞推行不下去的原因!


这一切的一切,从刚开始推算,似乎一切都在按照他的计划走。仿佛其从始至终,就似乎预料到这了一步。


心中刚刚浮现这个想法,朱元璋就断然否定。


怎么可能?


若真是如此,一介孺子,岂不是多智如妖?


更何况,这里面的很多转变,可是自己发出。


就比如让他们用银两,而不是宝钞,这就是自己的想法。


只能说,这小子随机应变的快。


比如空印案后,其不就是利用这小聪明,给自己奏疏,拿出那一串话来惊咱的吗?


哼!


朱元璋暗哼一声,这些想法,只是匆匆在脑海闪过,就深入心底。


转而,却也有欣慰。


大明开国,百废俱兴,如今良才难觅,这老天就为他大明送来了一个身家清白,既无勋贵背景,也无东南士族身影的“孺子”!


倒是真不愧,自己曾喊出的麒麟子之名!


如此想着……


朱元璋情绪稍缓,旋即全部的心思,便投注到这宝钞上来。


“苏家小子,你且过来。”


朱元璋摆了摆手。


苏闲知道,今日这游戏也该告一段落,随即上前。


“这小儿游戏,也大有深意。”


“呵!你是不是想说,雄英的做法就是咱的做法。咱将大明宝钞推行下去,却不给其相应的地位,反而将金银的看得重……”


“可咱要告诉你,这金银之物,民间私藏交易者众多,更有甚者,还在用元人的银票和通宝!民间的典当行、还有银庄所出的银票,在那些行商眼中,更是远远比咱的大明纸钞,还要受欢迎。”


朱元璋认真道:“咱前期如果不禁绝这些,再严力推行纸钞,根本寸步难行!”


“诸如刚才这游戏中发生的,不是朝廷霸道,而是在杜绝一些心思叵测者,来挖空咱大明的金银!”


“这推行的困难,远远不是你能懂的。”


朱元璋似乎在试探,似乎在解释。


但熟悉他的马皇后却知道,这是在询问。


九五之尊可以向臣子询问国策,但向一个和他孙儿相差不太多岁数的孩童询问。


可真是为难他了,还能想出这些话来。


而苏闲也不耽搁。


今天的事情已经差不多完成了,他接下来,是要做另一件事。


“我父亲曾说过一句话……”


“嗯?”朱元璋一愣,苏贵渊?


他脑海里浮现出一抹轮廓,却是连样子都记不清,只是记得好些人对其的评价……此等忠实迂腐之人,能说出什么来?


苏闲的声音已经响起。


“这军国大事,当今世上,圣上敢称第一,没人敢称第二!”


被这么恭维了一下,朱元璋显然极为受用。


实诚人说的话,肯定也是真实的。


苏闲继续道:


“可这军国大事,拿的是刀剑,砍得是肉身!但这钱粮之事,这却是那无形之刃,刺的是人的心。”


“故而,这军国大事,就是刚。”


“但这钱粮、宝钞,事关百姓,就得柔!”


朱元璋一脸沉思。


苏闲则继续道:“禁绝其他交易钱币的前提,是己方交易钱币已经深入人心,民心所向,方能势成!”


“我只知道,我们玩游戏之时,是将纸钞,无论如何都要放在第一位的。既然要玩纸钞这个游戏,那其就是绝对的核心,独一无二!”


苏闲加重了“独一无二”这四个字,旋即再道:“其可以交易一切,可以购买一切。再加上,纸钞携带方便,除却基本面值之外,甚至可以另加面值……”


“用纸钞作为钱币,足以算上是钱币史上,从地上到天上的跨越!”


“一张纸,便可以托起万乘金银!”


苏闲的话,显然让朱元璋极为震动。


他……就是这么想的!


也是这么做的!


“可你们想没想过,从万乘金银和一张纸的选择上……大家为什么要去相信这一张纸呢?”苏闲直指本质,直接问道。


朱元璋露出疑惑。


一旁的朱标和马皇后两人,也是彼此看去。


不是他们想不通,而是他们还再进一步的深思。


但苏闲可不想等。


他脱口而出。


“信誉!”


“一张纸能托起万乘金银的背后,是需要大明一国的信誉在拖底!”


只此两個字,朱元璋猛地回过神来,双眼似乎都凌厉了。


而朱标更是连忙点头道:


“对对对,就是这个!”


“商鞅变法,尚且徙木立信!”


“燕昭王为了寻觅治理天下的人才,还曾千金买马骨!”


“此皆为树立信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