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 目录 | 下一页 |
以前有过一个单章,集中解释了不少名词,这是第二个。
在开会,闲着没事,手机打的,排版和错别字有问题见谅。
(1)辽东
这是指辽东郡,西晋时代治所在襄平(今辽阳附近),大致范围包括今辽宁省辽阳、本溪、鞍山、营口、丹东一部或大部,大连市全部。
简单来说,相当于半个辽宁省(东部及南部)。
慕容廆时代,让两个儿子镇辽东,慕容翰镇襄平(辽阳),慕容仁镇平郭(熊岳)。
这个郡在西晋末年平州涌入二十万中原百姓后,人口上涨到十五万左右,经过连年战争,一部分被强迁,一部分死亡,一部分逃散,现在大概不到十万,甚至更少。
农业上汉人以种粟、糜子、黍豆为主,因为无霜期较长,且土壤异常肥沃,故农业条件不错。
历史上高句丽夺取此地后,在整个南北朝时期大力经营,将其变成自己重要的农业区。
从唐代攻高句丽各地缴获可窥一斑,在辽东郡地界上总共缴获了大几十万石粮食,马五万匹、牛五万头、明光铠一万领。
李世民曾建议攻建安城(盖州东北),理由是此城兵少粮多——“建安恃险绝,粟多而士少”。
辽东郡是高句丽重要的农业区、产粮大户,同时也是重要的畜牧区。
在整个南北朝小冰河时期,高句丽向温暖地区扩张,辽东就是其重点,唐与高句丽的主要战斗都是在辽东、玄菟二郡展开的。
(2)玄菟
大致包括今沈阳、抚顺、铁岭大部,地理位置在辽东郡以北。
645年,李绩攻盖牟城(今抚顺附近),得粮十几万石。
这同样是一个农业种植区。
(3)辽西
在今天河北唐山、秦皇岛部分地区,也就是山海关以内,不是辽西走廊的锦州那一片。后者这会还是辽泽的一部分呢,辽西走廊还没淤积成陆,以沼泽为主,通马车是不太行的,骑兵倒是可以走,但后勤也比较困难。
此郡行政上属于幽州。
(4)乐浪、带方
今朝鲜西北部一带,包括平壤在内。
因光照条件好于高句丽最初本土的山区,故在313年前后被高句丽南下占领,但控制不严密,有点羁縻性质。
后来高句丽西进受挫,就开始重点经营这个区域了,与百济反复争夺,还有一个国王守城时被箭射伤,后不治身亡。
再后来,高句丽把都城迁到了此处。
从晋末到唐初,高句丽经历了完整的中原南北朝时期,因没人管他,再加上东北地区小冰河时期寒冷的气候,因此不断南下扩张,占据了辽东、玄菟、乐浪、带方等较为温暖的农业地带,不断营建城池,开垦农田,人口从不到50万,增长至350万上下。
上一页 | 目录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