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八章 围攻(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晋永嘉六年(312)九月初八,晴,一派天高云淡的秋天气象。


两只燕子抄水而过,一前一后互相追逐着,飞向远方。


南飞的大雁排成长列,迤逦而去。


从它们的视角来看,地面上一夜之间多出了很多营寨,层层叠叠,延伸至远方。


营寨之中,人如蚂蚁一般微不足道。


但当蚂蚁多到一定程度之时,场面又颇为壮观了。


晋汉双方步骑五万余人,在古老的遮马堤下争锋相对,试图一决生死。


这一战,十分微妙。


洛阳天子心神不定,连连降诏令邵勋回援京师。


平阳天子刚刚得到晋军渡河的消息,仓促之间召集群臣商议。


石勒在洛阳周边游弋,并突入洛水谷地,四处破坏。


汲郡、顿丘一带有贼人集结,似有所图。


王弥被连番催促,打算收拾人马,兵发洛阳。


洛南三关之后,府兵丁壮被大肆征发,已经耽误了秋播。


大河之上,漕船淤在敖仓,逡巡不进。


整个河南的消息灵通之辈,都在关注着这场战事。


……


废弃的村落间,一行人策马而出,登上了高高的长堤。


领头一人手握长弓,对着不远处指指点点。


说是“匈奴大营”,其实营寨不止一个,而是六七个,各自间隔一定距离,如众星拱月般守护着最中间的一個营垒。


几天时间,他们拼命挖掘壕沟,修建土墙,在营寨外围构建了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沟堑。


蔡承、金正、王雀儿、邵慎等将跟在后面,看得暗暗皱眉。


邵勋看了眼他们的神色,突然嗤笑一声,道:“贼人摆出这么一副被动挨打的架势,有何惧之?”


“赵固!”邵勋继续说道:“数年前不过一坞堡帅耳。其帐下兵卒,即便经历了洗练,战力有所提升,亦不过尔尔。”


“石勒!”邵勋又道:“昔年野马冈之战,我破其六万乌合。听闻其数年来练兵简卒,号称‘精锐’,但就这样的老底子,能精锐到哪里去?”


“匈奴骑军,看似人多、马多,但已被义从军打得胆寒。若我攻寨不利,其或掩杀上来。若攻寨大利,保管跑得比谁都快,尔等追之不及也。”


众人都笑了。


这话说得提气,让人心神振奋。但整个河南,也就陈公能说这话。


“这几日加紧打制攻城器械。”邵勋说道:“营垒不是城池,若这也拿不下,我看尔等也没必要继续吃武夫这碗饭了。王雀儿!”


“末将在。”王雀儿上前,大声应道。


邵勋为他理了理战袍,然后退了两步,仔细看着他第一批弟子中的佼佼者。


二十来岁的青年将领,却已是战场上滚了快十年的老兵了。


身板挺直、面容坚毅、性格方正,甚至可以称执拗、古板。


他的能力,在自己十年如一日的言传身教下,被人为拔高了,但也只能说合格。


其实这就够了。


天赋型将领哪那么好找,能培养出一个够用的大将已经不错了。毕竟据海量专家测算,打天下一个县的人才就够了嘛。


“此战,你为大都督,总领全军。”邵勋说完,将佩刀解下,递到王雀儿手中,道:“凭此刀,督军以下者尽可杀。”


“遵命。”王雀儿深吸一口气,用力接过刀。


他的双手十分用力,以至于指关节都发白了,昭显他内心的激动。


或许,还有沉重的压力。


为将者,哪有不承受压力的?这也是对他的一次大考。


“金正。”王雀儿退下后,邵勋又喊道。


“末将在。”金正虎了吧唧地走了过来,身上甲叶子哗哗作响。


邵勋一拳擂在金正肩膀上,这厮纹丝不动,稳稳地站在那里。


不枉这些年给他开小灶,人都要长成方的了,浑身充满着爆炸性的力量,可能就比刘灵差一点。


“你为前军都督。”邵勋说道:“攻城拔寨,摧锋破锐,皆尔分内之事。”


“遵命。”金正昂着头,应下了。


临退下之前,还瞟了眼王雀儿。


“郝昌。”


“末将在。”


“你为后军都督,总领诸营辅兵,听候大都督调遣。”


“遵命。”


“满昱。”


“末将在。”


“你为游奕都督,统领骑军,听候大都督调遣。”


“遵命。”


“明白各自职差后,便各回各营,做好准备。”


******


在邵勋瞭望敌情的时候,匈奴主帅、渤海王刘敷也登上了营中高台。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