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五章 靳准在哪?(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虽只有三百具装甲骑,但冲锋起来威势惊人,撞入匈奴人马丛中后,长戟、马槊或舞或刺,几无一合之将。


匈奴人本就被前面的乌桓轻骑稍稍扯散了一点阵型,在看到具装甲骑冲锋后,下意识就想往两边躲避。


这种躲避是有效果的,比如处于边缘部分的人就成功逃脱了。


但效果又不是太行,因为中间部分被冲了个七零八落。


紧随其后的是骁骑军上骑督、羽林督、虎贲督等老牌部队。


这些骑兵单位鼎盛时各个不下五百骑,甚至千骑,因为朝廷无钱,战损后编制难以健全,此时已经大为缩水。但冲锋之时,依然勇猛无比,展现了老洛阳中军的风采。


他们甚至压着速度,向两边扩展,扩大缺口,将已经晕头转向的匈奴骑兵向外侧驱赶,让其一时间难以集结起来。


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义从军,外侧还有凉州大马左右迂回包抄。


他们手持长枪、马槊、大戟,一往无前,不断将敌人向前驱赶,不给他们拉开距离,集结骑射的机会。


冲!冲!冲!


冲到天荒地老,冲到敌军彻底失去再战的勇气。


靳准已经从城楼上下来了。


不一会儿,高平南门大开,数百骑护卫着他,直接从侧翼冲了上去,与左翼的一支凉州军厮杀了起来。


他们冲得很快,只稍稍一纠缠,就越过凉州兵的阻截,冲向正中央的大战场。


排在最后面的义从军见状,分出一部分人手,与其缠斗。


靳准暗叹一口气,没机会了,迅速脱离战场。


亲兵摇晃着大旗,让溃兵向其靠拢。


凉州兵紧紧追在后面,片刻之后放弃了,因为马儿有点跑不动了。


靳准继续向前,沿途收拢溃兵,一路向东。


看到他的将旗后,匈奴人仿佛找到了指引一般,失魂落魄地靠拢了过去。


靳准一边跑,一边回头看,凉意直透心底。


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完全失去了再战的勇气,只知道闷头逃跑。


五千四百余骑,让人家不到四千骑给冲了个落花流水。


靳准越想心越凉,越想越悲哀。


匈奴骑兵,正面冲杀既打不过鲜卑骑兵,经常让拓跋部冲个七零八落,还他妈打不过中原骑兵,一样被冲个七零八落。


骑射手的时代真的过去了么?


一边哀叹,一边跑,直跑出去了不知道多少里,发现人家没追过来后,叹了口气,径自找了个废弃村落休息。


不喂饱马,是没法继续前进的。


期间不断有溃兵前来汇合,到再度出发时,已经汇集了两三千骑。


这个时候,西边传来了追兵的消息。


靳准有心留下来厮杀,但一看周围人尽皆沉默不语,士气低落的样子,长叹一声,撤了。


撤的同时,分派出去了百余人,令其收容溃兵,联络赶回来的骑军,到方与汇合。


******


战斗结束之后,邵勋第一时间遣人招降守城步军,结果被拒绝了。


守将名叫靳康,是靳准的侄子,当场出动信得过的部队,斩杀了数十名骚动不已的新丁,勉强稳住了阵脚。


敌军不投降,邵勋一时间倒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没办法,只能放弃城内守军,分出一部,换上马力还算充足的一批战马,向东追击。


又让北宫纯带人回头去接应后两批军卒,主要是取马背上的食水。


十月初八夜自济阴出发,携带了不过五六日的食水,今已过去


两天,下面最关键的是要取得补给。


休整期间,陆陆续续有匈奴骑兵自外地回返,远远见得高平城外惨烈的战场,一时间有些失声。


几乎没有任何例外,这些数百骑一股的匈奴人直接走了。


到傍晚时分,追击的部队自东面回返,阴奇直嚷嚷道:「有人看见靳准向东南跑了。」


「将军,追吧!」


「追一下他。匈奴新败,必无战意,若等个几天,让他们缓过来,再打就要多死人了。」


「我们把食水凑一凑,再把马凑一凑,凑个两千人去追他。即便靳准还能集结五千骑,直接冲垮他就是了。」


「匈奴散得厉害,就不能让他们回过神来。」


邵勋伸出手,止住了众人的话语。


「你——过来。」邵勋指了指一名随军的官吏,说道。


「明公。」文吏苦着脸过来了。


「你家在东缗城?」


「是。」文吏的脸色更苦了,但又不敢说什么。


他本在济阴郡中做官,被太守指派,随军出征。


当然不是要他上阵厮杀了,而是让他回东缗城附近的老家,为大军提供补给。


天可怜见,他现在都不知道家中族人还在不在,有没有被匈奴杀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