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整个追击行动一直持续到傍晚。


当邵勋站在壕沟边,看着百余名敌溃兵如下饺子般纵身跃入浑浊的河水之时,方才下令收兵。


真是孬种!宁愿投水也不敢返身拼命,这样的兵,也就只能欺负欺负老百姓了。


黄彪抓了几个俘虏,这会用绳索捆着,押往后方。


邵勋拄着重剑,远远看着壕沟对岸的洛阳城。


壕沟是临时挖出来的,引入了河水,以做防御。


从军事角度来说,城南还是挺不错的。从城门到洛水也就十余里地,且建筑物繁多,不适合大军摆开阵势,这从敌军主攻洛阳东西两侧就能看得出来。


此时的平昌门、开阳门外军寨林立,刁斗森严。


城头亦有人走来走去,巡视不辍。


方才他们追杀敌军这么久,竟然没有守军出城配合,让他有些失望。


不知道是守将不敢呢,还是接到了不准出击的命令。他懒得管了,或许衮衮诸公压根没把他们这些城外驻军当人吧。


既如此,还有什么好说的?


邵勋转过身来,下令撤兵。


“诺!”几位队主纷纷应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执行力瞬间强了不止一个等级。


“杨督伯。”邵勋提着重剑,朝畏畏缩缩的杨宝走去。


杨宝面露恐惧,扭头看了看四周,见人都散得差不多了,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哀声道:“邵督伯饶命。”


邵勋哈哈一笑,道:“你服了?”


“服了。”杨宝连连说道。


“服了就好,滚。”


“诺。”杨宝连忙爬起,见有些军士远远瞄了他一眼,顿时面红耳赤。


他知道,此战过后,邵勋的威望更上一层楼,他已没有丝毫可能竞争。


方才邵勋若提剑杀了他,往壕沟里面一扔,真不一定有人替他出头——兵荒马乱的战场上,死个督伯又怎么了?


好在人家比较心善,终究不是那种残暴到底之人,把他当个屁一样放了。从今往后,老老实实算了,毕竟跪也跪了,为了活命,不寒碜。


“邵君……”幢主糜晃从后头赶了过来。


他全程目睹了整场战斗,情绪激荡不已。赶来的路上,仿佛有一肚子话要说,但当见到浑身浴血,衣甲多有破损的邵勋之时,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督护来得正好。”邵勋笑眯眯地说道。


战斗结束之后,他整个人似乎正常了不少。之前那个样子真的有点“疯”,让人担心,更让人害怕。


“督护欲面见王都督吗?”邵勋看着隔着一条吊桥的开阳门,问道。


糜晃沉吟难决。


依本心而言,他是想要过去的,毕竟王矩是他名义上的长官。


但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又兵微将寡,万一渡壕北上,被要求率部留守,然后遇到敌大队人马,不但无法脱身,还可能当了替死鬼,那就对不起全幢弟兄们了。


邵勋看他犹豫的样子,心中感慨。


若换个人,早就撒丫子跑路,撤回去了。辟雍以及东面的太学都是各自独立的院落,占地面积适中,馆舍众多,院墙不矮,厚两到三米,是可以作为长期坚守的据点的。


相反,留在开阳门的话,还得自己重新搭建营寨,物资补给多半也很困难,一旦遇大队敌军,那真的是炮灰了。


但糜晃这人啊,居然主动从全局考虑,看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该说他老实还是热心呢?


大晋朝若多几个这样的老实人,估计也不会混到如今这个地步吧。只可惜,大家都想得太多,囿于门户私计,事情就搞不好了。


“罢了,我遣人过河一趟,向王常侍报捷。这边就——撤兵吧。”糜晃最终下定了决心,说道。


“诺。”邵勋应道。


见邵勋答应得这么干脆,糜晃倒有点不会了,脱口问道:“邵郎君,方才打得那么顺手,斩杀敌军不下五百,真就这么撤了?”


邵勋想了想,觉得该对糜晃解释一下,免得他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于是说道:“督护有所不知。我军虽然打赢,但也是有条件的。”


“什么条件?”糜晃下意识问道。


“贼军饱掠重负,战意不足,此其一也。”


“贼军四散各处,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一盘散沙,此其二也。”


“贼军初入洛阳,摸不清我方部署,以为有大军杀至,士气低落,此其三也。”


“有此三条,敌不败若何?”


“但若等他们缓过神来,整军再战,胜负可就两说了。咱们这兵,确实比西人强一些,可也强不了太多,更兼兵力寡弱,一旦贼势大炽,举众而来,怕是抵挡不住。”


“所以不如归去,谨守门户,以拖待变。反正咱们已经完成任务,帮王常侍扫清了一条街,还想怎样?甚至就连王常侍本人,怕是也没动过彻底击败张方的念头吧?”


“有道理。”糜晃点了点头,道:“就依郎君所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