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红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200章 太子的‘幸福’(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窦婠现在立志要做大唐第一女医,如今每天不是忙着读书写字,就是在辨认药材、学习医术。


李元吉也不明白,窦婠一个一丁点大的小丫头,是如何立下如此大志,并且将其贯彻的落实下去的。


大概……凌敬会知道。


李令歪着小脑袋想了一下,觉得不能跟窦婠一起玩,有些遗憾,但是能跟李承业和李絮一起玩的话,似乎也不错。


于是乎就兴高采烈的拿着李元吉的手书,蹦蹦跳跳的离开了。


李元吉在李令离开以后,感叹着摇了摇头。


李渊一口气封了十八个王,给了一大堆人幸福,也给了李世民和他自己性福。


唯独给了他灾难。


李渊自己身份在哪儿放着,年龄也上去了,还没人敢给李渊用什么猛烈之物。


李世民府上有长孙镇着,也没人敢背着长孙给李世民用什么猛烈之物。


他就不一样了,杨妙言虽然在他的影响下,已经有了一些锋芒,且将府上搭理的不错,但还没有在府上其他女人面前养出多少威严。


所以想给他用猛烈之物的人有点多。


他不确定他能一条好汉进去,再一条好汉出来。


李元吉在感叹了一会儿后,拿起了文书继续翻阅。


苏定方的人已经跟李世民的人完成了船舰的交割,苏定方不放心其他人‘首航’,所以亲自赶去了洛阳督阵。


为了让他放心,几乎是三日一份文书。


薛万述和马周到了河北道以后,在安置好了幽州将士们的家眷,以及薛氏一族的家眷后,也逐渐的展开了工作。


河北道各地的世家大户,也还算配合,所以复耕的工作还算顺利。


就是河北道的世家大户们配合薛万述和马周工作的条件有点多,所以相应的文书也多。


比如赵州的李氏,拿出了不少钱粮和人手帮助赵州的百姓复耕。


但条件就是让族中不少旁系的子弟出仕,同时要吞并地方上的不少田产,以及以几乎免费的形势从朝廷手里拿走朝廷刚刚放还原籍的一些俘虏。


理由是帮朝廷分担压力。


但怎么看,怎么都是要趁火打劫,要将那些俘虏们发展成他们的佃户。


李元吉提笔在赵州李氏要旁系子弟出仕的条件边上,写下了只能在赵州以外各地任职,又在赵州李氏要吞并田产和拿走俘虏的条件边上写下了不允,然后将文书合上了。


赵州李氏虽然提出的条件有些过分,但还算给他面子。


毕竟,李世民在处理河北道事情的时候,请赵州李氏放血,人家完全是狮子大开口。


就差跟李世民直说,你将赵州给我们划成自留地,我们就帮你。


“人还是要恶一点好。”


李元吉将文书放好以后,感叹了一句。


赵州李氏之所以给他面子,可不是因为赵州李氏良心发现了。


而是他的名头够恶,赵州李氏不好跟他来硬的。


不然他真发了飙,动刀子杀人,赵州李氏即便是想做点什么,也来不及。


李元吉在提笔处理了一部分文书以后,薛万述、罗士信、谢叔方、薛万彻、宇文宝等人就一起出现到了武德殿。


李元吉突然派人给他们传话,让他们以后随他一起上朝。


他们不明白李元吉有什么用意,所以一起赶来询问。


宇文宝一到武德殿正殿门口,就把李令给吓哭了。


因为宇文宝身后带着的那个没头发、没眉毛的人看着有点诡异,有点吓人。


宇文宝也被李令快吓哭了。


因为李令一哭,李絮和李承业也跟着哭了。


宇文宝杀人还行,但真的不会安慰孩子。


以至于被三个孩子弄的手足无措,诚惶诚恐。


谢叔方、罗士信等人也没什么哄孩子的经验,所以也有些手足无措。


唯有薛万淑有哄孩子的经验。


在赶走了宇文宝身后那个没头发没眉毛的人以后,小声的安慰起了李令三人。


但是李令三人不领情。


李元吉听到动静出现在殿外的时候,就看到了几个在战场上威风凛凛的家伙,愣是被三个孩子给弄的焦头烂额。


李令是第一个看到李元吉的。


在看到了李元吉的那一刻,就像是看到了救星一般,快速的离开了薛万淑等人的身边,炮弹一样扎进了李元吉怀里,哽咽着诉说起了自己的委屈。


李絮在原地哽咽了一会儿后,也跌跌撞撞的走到了李元吉身边,也不诉说什么委屈,就哭着等抱抱。


李承业就有些怯怯的,也不敢往李元吉身边凑,就是站在原地默默的哭。


李元吉一手一个,抱起了两个小人儿。


在宇文宝诚惶诚恐的请罪声中,大声的叫嚷着要将惹哭了李令三人的‘凶手’抽多少板子,抽到屁股开花,最后打跑云云。


李令和李絮被父亲抱着,心里多了一些安全感,听到父亲要如何惩罚‘凶手’,心里的恐惧就全散了。


在她们心里,父亲应该是世界上最厉害的人,能帮她们抵挡所有她们害怕的东西。


所以她们十分相信父亲的话,也止住了哭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